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跨考的同学们来说,特别是理工跨文科的同学,请务必记住:一定不要轻视政治,千万千万。政治不要准备太早,9月10月开始足够,政治的重要性写到了基因里,即使投入不大,仍然依靠强大的先天积累,后劲绵长。但是转文的理科生,你们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取长补短。既然你的大多数竞争对手的先天优势是如此明确,你就更要奋起而追之,缩小差距。政治提早准备,把大纲多过几遍,把模拟题多刷几套,把预测卷多背几套,甚至多练练字,对你们来说都是必要的。不要把别人的准备方法直接移植到自己身上,先问问自己:我和他们的情况一样吗?目标一样吗?要求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你宁愿用最笨的办法,花最多的时间,来做到踏踏实实,万无一失,不要让这块短板,成为了你梦想道路上的拦路虎。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今年题目比较难,但是高分的也大有人在。我从四月份开始一口气完成了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的辅导书,并做了两本儿在我心目中最珍贵的笔记,基本上是每天都会拿出来翻看。然后我开始做李永乐老师的全书,上面的题型都是比较经典的题型,因为有了老师讲的内容做基础,做的时候很轻松。从十月份儿开始做历年真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从八九年到一五年的真题,留下了几套做为以后的模拟考场用。二刷真题时我用了宇哥的真题大全解,二刷结束后就开始了做模拟题,我做的模拟题有合工大五套卷,宇哥的八套卷,李永乐老师的6+2。到后期基本上是每天上午拿出三个小时来模拟考场做题,第二天上午来批改整理,错题还是挺有价值的,要多多温习。其实对于学数学来说,最百听不厌的就是多做题,你做题多了水平自然提高,巧合的是最终我的考研成绩和我的宇哥八套卷四套卷平均分是基本一致的。11月中旬到12月初: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过程如上!每天接着刷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是单词吧,整个大三下学期我是断断续续地把拿着单词书把考研单词背了一遍。背单词考试前永远都不能停的,有同学说百词斩都是图片,记住的都是图片,但是其实看多了还是会有印象的。背单词不是说一个单词记住了就不会忘,其实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见多了就眼熟了。单词书的话随便一本都差不多,做阅读不认识的直接在里面查单词不用联网。考研单词还都会写明出处。可以把词库设成考研单词,还有一个就是做真题阅读的时候,把每一篇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单独写下来,每天复习,这样结合文章背单词的效果也挺好,然后每一篇都总结的话,自己还可以发现高频词,就可以多加注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我在备考时特别注重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等内容。这些理论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并非死记硬背,是要凭实例解析,形成自有的思考模式。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如国民收入决定、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这部分需理解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我建议多做宏观经济模型的推导和分析,这对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知识非常有帮助。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综合中的实践部分,它将经济学理论与统计学方法结合,用于实证研究。掌握基本的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至关重要,理解并能解释模型的结果也是考察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利用R或Stata进行模拟实验,以此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应用非单纯的记忆。我习惯于阅读经典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并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帮助熟悉考试形式,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强烈推荐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这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也能为学习提供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