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外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我在政治上的投入得到了最好的回报。第一年,我参加了政治辅导班,授课教师非常出色,但我过于倚重课堂讲解,疏于课后复习和练习,所以没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那时,我还天真地认为只要背诵肖四就能应付考试。吸取了初次尝试的教训,我调整了学习策略。这一年的表现,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应该算是顶尖的。当然,通过政治考试确实需要背诵肖四,但同时也要做好选择题,并深入理解教材。从暑假开始,我就一丝不苟地做起了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完成一章的学习和练习。我会在错题本上记录下来,每次重做错题时都会仔细查看,详读解析,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并强化记忆。1000题我大概重复做了四到五遍,第四遍和第五遍只专注于错题,因为熟能生巧。充分利用肖秀荣1000题至关重要。到了后期,我增加了各类模拟试题的练习,以增加题目的熟悉度。
考研英语方面:
研读张剑黄皮书是考研英语不可或缺的部分。切勿提早过度消耗真题资源,以免后期缺乏练习材料。我从五月末才开始涉足真题阅读,初期专注于2005年至2012年的篇章,每日处理两篇,同时记录新词汇并抄写下它们所在句子以加深理解。此阶段主要目的是适应真题阅读的难度和风格。完成这八年的阅读后,为了保持稳步进展,我又快速浏览了1997年至2004年的题目,同样积累生词,但未过于关注准确度,毕竟这些年的命题趋势与近年有所差异。
到了七月中期,我启动了对2005年至2012年真题的深度二次研习。此时,我会每天完成四篇阅读,随后四天分别详细分析一篇,参考黄皮书解析,听取教师指导。由于时间充裕,我将每个阅读篇章打印两次,一次调整行距便于逐句手动翻译,对比解析并在我的打印稿上记笔记,定期温习;另一次则保持原文格式,用于整理题目,剪下贴在笔记本上,同时标注每题对应的原文位置。这个过程耗时耗力,每天只能处理一篇,但却极大地促进了后续复习。对于时间紧张的学生,我不推荐采取这种方式。
暑期的努力让我对考研英语阅读的模式有了深入理解。十月至十一月初,我又重温了2005年至2012年的真题,前期的打印资料和笔记本在此阶段大显身手。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初,我开始使用英语答题纸,模仿真实考试,在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进行模拟演练,继续深入研究真题,梳理各类题型,只是省略了手动翻译的步骤。之后的时间里,我反复查阅真题阅读笔记,重点攻克错误题目,并整理出难度较大的篇章加以关注。这样计算下来,我对真题阅读大约进行了四到五轮的复习,同时多次回顾和记忆所摘录的真题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货币体系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内容。你需对这些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去。在学习过程中,阅读经典的经济学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会有很大帮助。
关注全球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国际商务并非静态的学科,是时刻在变化的。订阅并定期阅读经济类新闻网站,比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你了解最新的全球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这对理解和分析案例题非常有用。
再者,强化英语能力。作为上外的学生,不仅需理解商务知识,更需具备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建议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英文阅读时间,选商务英语的教科书或者阅读相关的英文论文,提升专业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实践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你凭模拟商业案例分析来提高自有的实战能力。例如,研究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或者尝试编写一份商业计划书。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并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不要忽视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的学习。国际商务往往涉及到跨文化的交流和协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参与一些团队项目,或者参加相关社团,提升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