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化学科学学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主要参考资料包括肖秀荣的详细讲解与练习册、1000题集、风中劲草资料,以及最后的肖四和肖八。政治复习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九月返校后,我首先通读了序列一;接着在十月,我开始了第二轮学习,再次研读序列一,并结合做了恩波的1200题及序列二。进入第三阶段,我开始有意地记忆一些大题目和常用论述,强化各章节的基础知识。最后冲刺阶段,我把重心放在背题上,如20天20题和18金鉴,进行了密集的背诵训练。
考研数学方面:
十二月份做各个机构的模考卷练练手,不用过于纠结错误率,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哪个机构的模拟题都跟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所以一周一套,保证不手生就好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笔记,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易错点、设坑处等,要求滚瓜烂熟,做到一眼看到题目就知道计算方法和坑,这个我是十一月中旬开始看的,在真的考场上很节省时间。基本上数学是跟的李永乐,蛮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个人推荐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660题》,真题就不用多说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英语学习的关键是掌握词汇和实战练习。我总共熟记了四遍单词,而真题则反复操练了三到四次,同时精读了两遍。我还仔细研读了张剑编著的那本黄皮参考书两次。然而,临近考试时我的努力有所松懈,导致成绩不太理想。在考前一个月,我找了一套全新的真题来测试自己,结果第一部分只得了54分(满分60分)。
对于词汇书,我选择的是那本绿色封面、厚如砖头的单词书,有些人则倾向于使用《恋恋有词》。不过,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本就好。我通常是每天记忆一章单词,次日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再添加新的章节,大约两个多月就能完成一轮。之后,我会反向浏览,每天回顾5章。记住,坚持背单词至关重要,否则之前的付出就可能白费了。刚开始可能觉得效果不明显,但随着学习深入,你会发现阅读文章变得更加流畅。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是核心。物理化学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概念和定律。例如,理解热力学三大定律,尤其是熵增原理,对分析反应自发性至关重要;掌握朗缪尔吸附理论,能帮助理解表面现象;薛定谔方程则是解析分子结构的基础。这些基本理论需扎实掌握,因它们构成了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石。
公式运用要灵活。物理化学中的公式繁多,但并非所有公式都需死记硬背。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知道何时何地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为重要。比如,使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或者用Arrhenius方程解释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这些都是公式运用的实例。要注意不同条件下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这是避免出错的关键。
再者,实验与理论结合。物理化学不仅有深厚的理论体系,也有丰富的实验实践。凭实验,直观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验证理论预测,甚至发现新的规律。在实验室中,要学会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这样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这就要求具备好的问题解决技巧。遇到难题时,先理清题目的物理背景,明确所涉及的概念和定律,逐步分析,步步为营,最终找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