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精密仪器及机械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复习步骤是这样的:首先仔细阅读风中劲草的知识点讲解,可以用记号笔把重要的知识点勾画出来,这样有利于后面回顾的时候抓住重点。阅读完相应的章节以后,就开始做1000题中对应的部分,然后对答案、标记错题,错题也是后续巩固的重要内容。这样用了二十几天,我就把风中劲草和1000题完整地过了一遍。第二轮复习因为有了第一轮的积累,我们的政治觉悟提高了不少,很多概念逐渐能够理解,复习的速度也得以提升,此时要重点回顾第一轮中勾画出的重点以及错题。第三轮开始的同时,也要仔细阅读肖秀荣的时政,第三轮的目的就是巩固记忆,把重要的知识点背下来。 三轮结束,也就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期间我使用的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计时完成,然后根据错题回顾相应的知识点。大题是重头戏,一定要把20道大题的答案背熟。肖4年年压中原题,今年也不例外。即使有些大题没有直接压中,但对肖4的答案稍加修改也可以作为答案。 对于政治,建议大家平时多关注新闻,多看人民日报,思想跟党走,复习的时候认真去背,就一定没问题!在离考试还有不到一周时间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很崩溃的,政治没背的太多,选择题错误率也很高,但越是压力大越要坚持,直到考前2天,我终于把政治所有知识点串成了10个左右的专题,脑子一下子就清晰起来,做题也轻松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人们常说精通数学就能主宰世界,这话确实不假。数学在考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最耗费时间的科目。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深入研读数学教科书,通过完成课后练习来初步掌握知识。接下来,可以进入全面复习阶段,市面上有二李系列和李王系列的复习书籍,我个人更偏向于二李,不过第二年我也参考了李王的书。阅读复习全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可能多地通读几遍,实际上不需要每个细节都精通,因为一些过于复杂的题目在考试中并不会出现。我在看书时遇到难题,会尝试思考片刻,如果解决不了就会立刻查看答案并分析为何自己未能解答,接着熟记解题步骤。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各异,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
到了后期,重点转向大量刷题。我购买了许多习题集,比如张宇的1000题、汤家凤的1600题以及李永乐的660题,其中我做了最多的便是660题,两年内大约做了四到五遍。尽管难度较大,但我从中获益匪浅。坦白讲,我不是个有恒心的人,很多资料刚开始时感到新奇,但真正坚持做完的寥寥无几,这是我的一大弱点,希望大家能引以为戒,不论选择哪本习题集,都要认真完成,彻底理解每一道题,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最后,冲刺阶段要重视历年的真题,务必多做几遍。我使用空白纸写下答案及解题过程,随后进行修正,后期空闲时多回顾,发现这种方法相当有效。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与四六级不同,因此也要认真对待。由于我已经工作了一年,对于英语有些生疏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努力补齐短板。背单词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任务,很多同学会选择买一本单词书按顺序背诵,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按顺序背诵往往背到C,就已经累到不行,而且容易混淆。我选择在手机上背诵,每天早上和晚上睡前完成规定的任务。前期只要把基础打好就行,后期冲刺阶段每天要做连续两篇的英语阅读理解,以此来熟悉和巩固语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光学的基础是光的物理性质。需深入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特别是电磁波理论,这是解释光的行为的基础。对光的传播规律,如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要熟记于心,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光的色散现象也是常考点,需了解其原因和影响。
成像理论是工程光学的核心部分。透镜系统的成像公式、薄透镜成像规则、像差理论等内容都需深入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做实验模拟,凭画光线图来直观感受和理解成像过程。
再者,干涉与衍射是光学的重要特性,也是许多精密仪器设计的基础。杨氏双缝干涉、菲涅尔圆孔衍射等经典实验要深入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计算和解释实验结果。傅立叶光学是理解这些现象的数学工具,掌握傅立叶变换的基本知识对深入理解光学系统非常重要。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也不能忽视。从自然光到线偏振光、圆偏振光的转化,以及偏振光在光学元件中的行为,都是考试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偏振眼镜、液晶显示器等,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一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凭阅读教材、笔记和做题来巩固。另一方面,实验和实物模型帮助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很重要,使用历年试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