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法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法学院国际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一开始就感到自学政治缺乏明确的方向,于是我自己购买了由教育部编写的《大纲解析》。初次阅读,关于马原和毛中特的部分,我大致以每一两天一章的速度推进,特别是毛中特的第五到第七章,我花了超过一周的时间,这段时间主要跟随老师的指导,仔细摘录关键知识点,这个过程非常详尽,每天至少投入三个小时在政治学习上。每天读完后,我会完成对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选择题来巩固理解。
接下来,我转向史纲和思修的学习。史纲大约花费了我三四天的时间,而思修则仅需一天,不过那天我全心全意投入其中。这两个部分我没有做笔记,而是直接在书中标记重要点,因为大部分的难点和重点已经集中在前面两个部分,史纲和思修相对较易。顺便说一句,书中的第五部分在我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去读。
第一轮复习进度缓慢得让我感到焦急,而且看完后几乎没有任何记忆,那时我觉得自己不可能记住所有内容。这一阶段,我不涉及大题的准备,所以简答题部分我都略过了。进入第二轮复习,效率显著提高,对照笔记,关注书上的重点标注,同时做一些选择题,每天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此时,我们依然还未开始准备大题。这时,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发现它对提升选择题的解答能力颇有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的精华在于领悟思想而非纠结词汇。每次完成一套题目后,不必过于关注正确与否,即使是做对的题目,也要深思自己为何选对,是因为直觉还是真正理解了其中含义;对于错误的部分,要剖析自己的理解与作者及试题意图之间的差异,并深入研读原文,确保每个句子都明了于心。对于那些初时难以攻克的句子,尝试动手翻译,即便译得不好,也要强迫自己完整写下,即使只是猜测,也要落在纸上,这有助于提升你的翻译技巧和阅读能力。关于参考书籍,最大的困扰就是优质资源稀缺,几乎没有一本资料能够完全匹配真题的难度。我个人仅使用了张剑的黄皮书,我认为仅凭真题就已绰绰有余。我从1996年起开始做真题阅读,每一题都精耕细作,反复操练,不断归纳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知识一主要涵盖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基础法学领域。民法部分,理解和掌握物权、债权、人格权、家庭法等内容是关键,尤其是合同法中的要约承诺理论和违约责任,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刑法部分,对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解和各种刑事责任的区分至关重要,对最新司法解释和案例要有一定的了解。行政法则强调公权力的行使与公民权利的保障,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复议等制度要熟悉。
法学综合知识二侧重于经济法、商法和国际法。经济法中,垄断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是重要考点,需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热点问题。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等,特别是公司的设立、运营、解散及清算过程,以及证券交易的基本规则,都需熟练掌握。至于国际法,条约法、海洋法、外交关系法是基础,WTO法律体系和国际知识产权法也是重要的考察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系统性地阅读教材,构建完整的法学知识框架。对每一个知识点,不仅要理解其含义,还要尽可能地理解背后的法理。做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你适应考试的出题风格,并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参加一些讨论组或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扩大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背诵记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这将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分析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