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我几乎没有阅读书籍,注意力难以集中,偶尔会关注一些政治动态。今年的政治教育开始展现出改革的初步形态,虽然考查的重点依然相同,但考试方式有所转变,更接近于高考的形式,强调对知识点的理解而非单纯的记忆。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特别是关键词如主旨、关键点、立足点等)是基本要求,同时需要进行联想、理解和感受,做到融会贯通,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对于重要知识点要深入思考。跟随肖老师的步伐学习政治至关重要,他的题目最能体现考研的真实水平,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例如,2014年内参命中四道大题,最后四套题又猜中三题;2015年内参和最后四套题各中一道大题,同时选择题也有几题命中。在考研冲刺阶段,风中劲草提炼的知识点需要大量背诵。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部分练习,选择题则可用于手感训练,不必过于纠结。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度做些政治真题的选择题,重点在于分析解答的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换作自己会如何回答,哪些知识点会被忽视等,自我提问以梳理解题思路。最后四套卷固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最稳妥的方法,这样在考场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提到英语,其实也是蛮心酸的。自己英语的备考周期可以说是很长了,最后是差强人意。前期也即大三上学期主要是看了朱伟的恋恋有词并相应背诵其纸质书。但是问题就是视频太长太费时间了。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看的需要斟酌下是否有看的必要,我自己是觉得有些鸡肋。中期也即大三下学期到暑假主要就是做真题阅读,从87年开始,留出近几年的,一遍一遍做。真题必须认真做,做到“精读”,把好词好句积累好并会应用(我自己就是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做摘抄,后期的晨读背诵也是主要依托这个本子)。自己失利的原因想来也是有些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还是没有把真题真正吃透,一些命题陷阱没有分析好。后期也就是暑假结束后,就是要开始准备新题型和作文了。新题型建议以专题的形式,拿出一段时间集中攻克,作文则一定一定要注重写,自己就是出于惰性和畏难情绪,看也看了,背也背了,就是不想下笔写,以至于在考场上写作时非常痛苦。作文的另一点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独家模板,可以多参考下市面的作文书,但也要有所侧重,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将时间浪费在选择而不是应用上。我自己后期对于作文就有点像无头苍蝇,很着急,很想做好,却有些顾此失彼,丢失了核心的应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是理解全球经济运行规律的关键。在备考期间,我深入研究了国民收入决定、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等内容。理解这些宏观经济现象背后的机制,能帮助预测市场趋势,为实际金融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微观经济学则聚焦于个体经济行为。供求理论、消费者选、生产者行为以及市场结构等知识点需透彻掌握。尤其在金融领域,企业如何决策投资,消费者如何选金融产品,都离不开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再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是金融学的核心。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的运作机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功能与风险,都需有清晰的认识。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影响,提高风险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
投资学是金融实战的重要指导。有效市场假说、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等,这些都是构建投资策略的基础。凭模拟投资组合,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提升投资决策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非死记硬背。金融学的概念和模型往往有内在逻辑,理解其背后的思想比公式更重要。结合案例进行学习,能帮助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我还经常参与学术讨论,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这样既能深化理解,又能锻炼批判性思维。
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我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各类讲座和研讨会,也能我了解到最新的金融动态和研究成果,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