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我采用的是肖秀荣的全套资料。我起步相对较晚,大约从九月才开始着手准备,平均每天研读一章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内容较少的章节我会阅读两章。读完之后,我会完成相应章节的习题,包括每个章节的课后练习以及1000题中的选择题部分。不过,只做一次可能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所以通过错误题目来回顾和加强理解是必要的。如此这般,我大致完成了第一轮复习,但内心却十分忐忑,感觉自己似乎什么也没记住。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主要专注于1000题,再次做题时仍然犯了不少错误,我就借助这些错题来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将它们标记出来以便日后查阅。1000题我至少做了三遍,尽管有些错误总是在重复。由于感到缺乏练习材料,发现周围有人在做800题,我也跟风购买了,但我并不推荐,因为它的题目风格偏独特,喜欢咬文嚼字,与真实考试的感觉相距甚远。即便如此,我还是坚持完成了,但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受这类题型影响,偏离正常的解题思维,所以后来就没有再接触了。真题始终是最重要的!接下来,我不断审视错题,同时做肖八。我开始接触真题的时间较晚,导致我没有充分培养出解题感觉,这是一个教训!真题需要反复操练,并且应该预留一些用于模拟测试。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从分数上将,考研能不能拉开差距就看它了。数学考试题量大,主要考的是你解题的准度和速度,大家多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追求解难题在这种考试里是没意义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用的同济第五版的课本进行复习,基本定理要搞懂,例题要一个一个验算,课后题每个都要保证作对。数学复习最忌眼高手低,希望大家都能踏踏实实进行这个阶段。第二阶段就开始大量做题,选择习题册最重要的是要贴近考试难度,太难的是没有意义的。我比较喜欢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这本习题册难度是我做过的最贴近考试难度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开始模拟,这两年这类习题册逐渐多起来了,大家可以自己选择。关键是要完全模拟考试,找两个半小时进行模考,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因为我英语基础比较好,阅读不是什么难题,就是大小作文我基本没有写过,重点我是放在背作文上的,十一月份开始背范文,大小作文分别背了十几篇,每种类型的作文至少背一篇。背作文我建议先背中文翻译,然后按照中文去背出英文。我认为背作文关键不在于背,而在于要默写地正确,我都是背一遍,然后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法反复默写了好几遍。临考前半个月,大小作文我都总结了自己的模版,小作文按类型总结,其实也不多。大作文按照积极、中性、消极总结了三个模版,到时候可以直接替换主题词。今年考场上的大小作文类型都是我之前背过的,几乎可以全文使用,所以作文就是替换主题词,直接默写了。PS:英语作文书写很重要,十一月份我买了王江涛的英语字帖,每天练十分钟,坚持了一个多月,非常有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使用如TTL和CMOS集成电路。理解这些基本元件的功能和特性,是构建复杂数字系统的第一步。例如,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开关特性和电流控制。
布尔代数是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关键工具。熟悉其定律和规则,如分配律、德摩根定律、吸收律等,简化复杂的逻辑表达式,使设计更简洁有效。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换为布尔表达式,再用Karnaugh地图进行化简,这是设计简单逻辑电路的重要步骤。
再者,要深入理解触发器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它们是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的核心。比如RS、D、JK、T等各种类型的触发器,以及同步和异步计数器的区别。掌握它们的状态转换图和真值表,能帮助设计出各种计数模式的电路。
对更高级的内容,如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理解,需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学习。例如,凭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据选器、编码器、译码器,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电路的强大功能。对FPGA和 CPLD这样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不仅要知道其工作原理,更要学会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进行编程,实现自定义的数字系统。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接口,如ADC和DAC,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它们是现实世界信号与数字系统的桥梁,理解其工作过程和性能指标,有助于设计更高效的系统。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除了课本知识,动手做实验,用面包板搭建电路,凭实际操作去验证理论,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在线资源,如电路仿真软件,帮助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实验,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