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J 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J 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J 纳米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有些人认为政治学习可以暂时搁置,但我想强调的是,千万不可如此。对于政治,建议大家从暑假就开始着手,每日匀出一至两小时阅读书籍并做练习。我个人推荐使用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以及蒋中挺的全套复习资料与800题。暑假期间,我通常安排每天两堂政治课程,读一章书,并配合完成相应章节的800题以巩固学习。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大致的概念,构建起知识网络。
到了九月中旬,第一轮复习结束时,应抽出时间梳理知识架构。可以拿出一张A4纸,对应每个单元,尝试列出相关知识点,尽可能详细。这样做是对自我理解的一次检验,接着便是填补知识空白。进入十月,市场上会出现各种政治理论手册,但我个人认为“风中劲草”不太适用,我更倾向于蒋中挺的背诵版。十一月,肖八和其他模拟试题问世,多做选择题,你会发现暑期建立的良好知识框架多么关键。当然,别忘了随时补充遗漏的知识。至于分析题部分,我没有过于充足的准备,只背诵了肖八、肖四和蒋五的大题。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可以考虑记忆徐涛的20题。请相信,这样的准备足以支撑你到考试前一天。政治复习大同小异,跟随主流步伐就足够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始终是考研过程的重点。初期要吃透课本,重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游刃有余。感觉基础可以了,就开始接触真题,一直在做《复习全书》和配套的历年真题,感觉还不错。我们可以从真题中去把握潜在的规律,分析出自己的弱点是哪一类题型,再重点练习,基础的内容要保证一定的正确率,再慢慢攻克难题,相信会取得不错的分数。个人感觉数学较难虽然不能保证每道题完整无缺做下来,但每道题都能写上一些,不会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而且尽量多写,就有得分的希望,不至于拉分。数学是重点,是提分的关键,做题是手段,但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要多想想,多思考,学习巧妙的答题思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这个成绩感到相当满意。英语复习是从三月启动的,初期主要是以背单词为中心任务,埋头苦读绿宝书,到暑假前大约已经翻阅了四遍左右。五月份我开始尝试张剑的阅读理解集,觉得难度超越了真题,我就把它当作一个增加词汇量的方式,毕竟它的题目设计不如真题那般精准,所以对于做错的数量我没有太过纠结。暑假期间我没回家,选择留在学校全力冲刺,单词记忆也转移到了手机应用上,利用零散的时间,尝试了不少软件,如知米、扇贝、乐词、不背单词等,个人最喜欢知米,因为它的界面清晰简单。此外,我还练了张销民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练习,但感觉效果平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学基础是我备考的重点之一。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的工作原理,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础理论,这是所有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要熟悉半导体物理,尤其是PN结的工作机制,这对理解和应用微电子器件至关重要。
信号与系统的知识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理解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概念,掌握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分析工具,对处理各种通信和控制问题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包括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及稳定性判断,都是需深度掌握的内容。
再者,数字电路的学习不能忽视。从逻辑门开始,理解并能设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这是实现数字信息处理的基础。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的理解和编程能力也是必备的,它们帮助更直观地理解和设计复杂的数字系统。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除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我还积极参与实验室的项目,凭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定期做模拟题,不断进行自我检测和反思,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足。讨论组和答疑环节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拓宽思路,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