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开始的比较晚,而且因为不喜欢政治,一直拖拖沓沓两三天才看一章,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一遍抽烟提神,一遍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虽然考试的时候感觉考到的都背到了,最后发现分数依旧不是很理想,有点遗憾。
考研数学方面:
解决选择填空。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全是选择填空,大概有800道左右的题量,我当时是每天30道规定2小时做完。先做完全部选择再做填空。并且我是按照第一天高数,第二天线代……这个循环顺序做的。这个方法我自己想出来对付之前提到的“忘记之前内容”的。我想如此循环下去,3天一个周期,全部做完一本书大概就是1个月左右,这样等你1个月下来,就全部都很熟悉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的复习,很多人感到即使下了很大的力气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考完试后觉得复习跟没复习一个样,其实这就涉及一个方法问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掌握它确实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但一定要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想提醒大家的是,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真题的地位特别重要,一定要想办法把英语真题琢磨透,而如何利用真题,这里面就有很多道道。有的同学是上来就把十几年的真题在很短的时间内仓促的做完,一次就好几篇阅读理解甚至一整套题,然后对对答案,简单的思考一下就复习别的了,真题做完了就做模拟题。我觉得这是对真题的极大浪费,模拟题和真题是有质的区别的,再好的模拟题也模拟不出真题的水准,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出来的,真题中的难易程度、选项设置、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模拟不出来的。我复习时一般一次只做一篇真题的阅读理解,用实战的速度全神贯注的做完,然后根据答案和释义认真把文章、题目、选项研究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小时的时间。这样慢慢的过来,对真题的命题逻辑把握的就会比较熟,做起来会更有感觉。单词我没有花大量时间去记,感觉干背单词效果不怎么好,就是靠做模拟题积累词汇。关于作文,两年写得都不好,也没找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我想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主要涉及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两大领域。机构学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结构的组成、运动和受力情况,机械动力学则关注机械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分析。这两部分知识相辅相成,构建了机械工程的基石。
机构学的学习,重在理解和应用。你需理解基本的机构单元,如连杆、滑块、凸轮等,并能熟练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掌握铰链、移动副、旋转副等约束条件,以及速度瞬心法、加速度瞬心法等分析工具,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多做实例分析,凭实践来深化理解。
机械动力学部分,关键是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能够帮助预测和控制机械系统的行为。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例如动量、能量、功率等,也要熟悉各种振动、平衡等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你多做一些历年试题和模拟题,因这部分的内容往往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利用好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每一道题都要深入思考,不仅要找出答案,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力学机制。
机械原理的学习并不仅仅是理论,还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你尝试用三维软件建模,直观地理解机构的运动过程,这对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机构结构非常有帮助。
不要忽视团队学习的力量。和同学一起讨论,互相解答疑惑,加深理解,也激发新的思考。及时向老师教,他们的经验和指导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