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纳米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前期可以看看马克思和史纲适当做点选择题,等到九月份政治考研大纲出来,再多加时间复习政治,把选择题知识点理解透彻,适当看看真题选择题就行,看看哪些选项容易设置陷阱;政治分析题和当代时事结合紧密,平时可以跟着老师上课,会经常分析介绍时事考点,考前一个月再背一些押题分析题就可以了,把分析题知识点背熟,就算考不到原题,也能把答题纸写满。9-10月份我进入了第二轮复习,这段时间我学习了秋季技巧班,主要训练大题的答题思路。个人感觉很有用处。各类押题卷压中题目很正常,但每道题都有自己的切入点,所以政治想得高分不能仅仅依靠模拟卷答案,最好可以有自己的答题思路。这段时间最好同时二刷1000题,找到自己基础薄弱之处,今年的选择题应该是有几道其中的原题。按往年情况看,其实选择出现原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还是要抱着扎实基础的目的查缺补漏。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遍大概是从5月份一直看到8月底,看完一章把这一章的定理自己证明一遍、笔记自己做一遍、例题不看答案自己做一遍、课后题自己做完对答案,不会的题、会但是没想起来的题、不熟悉的题都要做上不同的标记,有助于后期复习。基本上这一遍下来,基础就能打好。因为感觉做模拟卷的时间还早,又重新拾起了18讲、线代教辅和概率9讲,和再过一遍真题,做了之前不会的题,但我这遍还是有好些题不会的还是不会,重点关注了下。
考研英语方面:
至于阅读,千万不要做模拟题,质量太差,我做了几天150篇就扔到一边了。真题我只做了一遍,从2002年开始做到去年,一开始比较难,所以我并不在乎正确率,主要拿来精读,查查单词,分析一下文章结构和思路,然后快速口头翻译,有的同学有笔头翻译的,我开始的晚,且把大量时间留给了专业课,所以只能进行口头翻译。英语做到13年以后,我再做后面几年的,阅读只错两道,于是我惊喜地继续做真题以及精读。11月中旬开始看凯文的写作,背不住,后期就自己改了一点模板然后背诵,套写,仿写,如果不是自己英语底子非常好,利用模板最后得分肯定比自己写的要高,翻译没有特别训练,考研的翻译还是很简单的,完型我一直不是很开窍,所以得分不高,但是发现今年的完型好像并不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专业综合的核心部分是固体物理。这部分理论性强,需深入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粒二象性、能带理论等。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后,就能理解和解释材料的各种电、磁、热等性质。我在复习时,特别重视了对基础公式和定理的理解,不是单纯的记忆,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也是重要考点。这包括晶体结构、相图分析、材料制备与加工工艺等内容。这部分要求具备扎实的化学和物理基础,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材料的研究中。我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凭阅读科研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再者,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是材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需理解各种材料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和解读数据。我在准备这部分时,除了课本上的实验介绍,还主动参与实验室的实践操作,提高自有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材料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拓宽知识面,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对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我定期阅读学术期刊,参加研讨会,以保持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