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化学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必也没有必要开始那么早,九月份开始足矣,没事时候,看看精讲精练,你能把政治过的差不多,大纲的话不必完完全全的过,大体看看。十月份,开始做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的1000题至少要刷2遍,认真的做,把每一道题做好,有的题选项选出来,拓展一下每一个选项,对于每一个选项,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选项可能的知识点,然后用笔记本把常记忆的和易混淆的知识点记下来,这些等到后面总复习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十一月份就是做做真题,做做模拟题。政治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十二月,因为肖老的最后四套卷出来了,虽然我不太鼓励突击,不过我要说的是,肖老的最后四套卷对于解决政治大题很有帮助,记住,大题不是问题。政治就是把选择题做好,加大题重点准备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试卷呈现了不少新花样,难度也有所提升。备考策略主要是海量练习。早在寒假期间,我就通读了一遍本科生的高等数学教材,这样的课本有助于迅速唤醒我对知识点的记忆。等到三月开学,我便着手处理线性代数的本科教材,每学习一章,就会完成对应的课后习题。五月份时,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课本复习,鉴于时间充裕,我尝试了全面复习资料,却发现无法独立解答所有问题。于是,我深入研究了各种概念,掌握了大量解题策略,并整理出厚厚的笔记,每天早晨都会背诵这些数学笔记。临近暑假之际,我完成了第二轮复习,随后进入了强化阶段,专注于各个专题的实践技巧,接触了各类题目(后来的实际刷题证明,这些题目已经覆盖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真是老师的明智之选!)。
在复习高等数学时,我使用的是《高数十八讲》,而线性代数则参考了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这两本书我都各自研读了两遍。然后开始做李范的复习全书,这时我的手感已经相当不错了。说到复习全书,有李范的粉红色版本和李永乐的红白色版本,李范的书籍历史更悠久,难度也较大,相比之下,李永乐的版本较为简单,但我个人建议选择李范的。两遍全书刷完后,我开始了真题训练,选用的同样是李范编纂的真题集。我还同时做了数一、数二、数三的历年真题,认为这样做非常有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是一定不能拉下的,我背的是何凯文的1575词汇,一共21list。我是认为它很全面、对之后的阅读有好处。它每一个词语都会有相近意思的词语,很全面很详细。第一遍背的很费力我大概背了一个半月才背完第一遍、一开始很吃力,但背到第二遍之后会很顺。效果很好五月之前第一遍要背完。之后可以根据自己复习情况安排、像我到后期可能一到两天就会翻一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理论基础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化学平衡等,需深入理解其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例如,掌握熵增原理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方法,这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
量子化学部分,要理解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等,熟悉原子分子结构模型,如泡利不相容原理、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等。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需凭大量练习来深化理解。
再者,化学动力学部分,熟练掌握速率常数的计算,了解各种反应机理,如简单级数反应、复杂反应和链反应。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是理解反应速率的重要工具,需着重理解。
对液态理论和表面化学,理解溶液的依数性,如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渗透压等,以及固体表面的吸附和脱附现象,这些都可能出现在试题中。
实验部分不容忽视。物理化学实验不仅要求掌握基本操作,更要学会分析数据,理解实验结果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考察的一部分,逻辑清晰、数据分析准确是得分的关键。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这不仅能帮助你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知识网络,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遇到难题时,不妨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教,这样既能深化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