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上海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政治一般吧。政治的复习我是从9月份开始的,复习参考书是教育部的大纲解析,不过要9月下旬出来,你也可以先买本任汝芬或者肖秀荣的书看。前期是复习知识点阶段,一定不能放过大纲解析里的任何一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都可能考。能看多少遍就看多少遍。可以做1000题巩固知识点。后期真题做一遍,虽然考过的不会再考了,但我认为可以揣摩命题人的思路和主观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冲刺阶段背肖和任的最后四套题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解决选择填空: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全是选择填空,大概有800道左右的题量,我当时是每天30道规定2小时做完。先做完全部选择再做填空。并且我是按照第一天高数,第二天线代……这个循环顺序做的。这个方法我自己想出来对付之前提到的“忘记之前内容”的。我想如此循环下去,3天一个周期,全部做完一本书大概就是1个月左右,这样等你1个月下来,就全部都很熟悉了。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个持久的任务,我自认为不是这方面的天才,因此我在复习上下了不少苦功。首先,我专心背诵词汇,并归纳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期间也会尝试不做查阅地去做真题,以检验理解程度。接着,我完成了80篇阅读理解和40篇完形填空。随后,我每天都精读一篇真题阅读,并逐字逐句翻译到笔记本上,做完题目后,我会对比答案,修正翻译错误,重新审视句子结构。同时,记录生词和难句以便日后查阅。这种方法进度缓慢,但却能一石四鸟,既锻炼了翻译技巧,提升了阅读理解,也巩固了词汇,还为写作积累了一些精彩的表达。第三次复习时,我会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每天完成一套或半套真题,以此来检测自己的进步。尽管反复做了三次,仍有错误出现,这时就需要深入反思错误原因,防止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在这个阶段,我也开始准备作文,针对不同的话题自我构思,小作文用固定的模版,大作文则至少写一篇,并将那些出色的句子作为重点记忆。在我看来,简洁而含义深远的英文句子才是最优秀的。对于作文,我不提倡过多使用复杂从句,简洁明了往往更能传达深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个涵盖了材料的性质、结构、制备和应用等广泛领域的学科。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对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相变以及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有深入的理解。特别地,理解并掌握晶格理论、晶体缺陷和固体溶液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因这些知识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
对相图的学习,不仅需各种典型相图,更要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艺条件对相图的影响。例如,二元相图中的共晶、包晶、匀晶反应,以及三元相图的杠杆定律等,都是常考点。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和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
在扩散部分,理解扩散机制,如空位扩散、间隙扩散等,并能计算扩散系数和扩散时间,是考试的重点。固态相变,如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等,需理解其微观机理,并能解释相关实验现象。
至于具体的高分子和复合材料部分,要熟悉它们的合成方法、结构特征及性能特点。特别是聚合物的链结构、取向、结晶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等,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尝试凭做题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多看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
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交流,甚至寻找导师指导,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技术。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必不可少,它们能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