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财务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管理学院财务管理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暨南大学财务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暑期期间,建议与班级同步学习,并且尽早开始做1000道题目,尽管我直到11月才完成,那时我还面临着论文开题等杂事的压力,不过保持冷静至关重要,要知道精读一次和迅速阅读两到三遍的效果其实是相仿的。至于大题的记忆,我可以坦白地说我是距离考试只剩10天才开始的,那时候确实焦虑,但我坚持每天都大量背诵,最终成功记住了。不仅熟读了徐涛小黄书的重点部分,还把肖四的大题要点背诵了两遍。我要强调的是,12月份开始准备大题并不算迟,除非你的速度过慢。初期的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绝对不能忽视选择题的准备,因为今年的单选题相对基础,而多选题则难度颇高,容易设陷阱。因此,对待政治复习,我们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有点像张宇的卷子。复习初期重要的是基础,全书上的每个方法,题目都要尽全力掌握。我看的是张宇的高数,和李永乐的现代,还有李永乐的全书。他们的书各有所长,我把李的全书看了俩遍,张宇的高数看了三遍以上,还有李的现代也看了三遍以上。之后10月份开始做4套真题,每套试卷做的分数基本上130以上。然后开始张宇八套,和李的6+2,这些比较难,不必按3小时来做,有些题目也不必死抠,实在不会就看答案。这时候也每天抽一定时间看全书。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4套,还是很难,但是今年的考题也这水平。然后就是剩下的真题,而且每套2小时就做完了,因为好多题目已经再全书上做过,分数不是很客观。这时候就看看错题和笔记。然后考试。考试坐到大题就蒙了。好多不会的。所以避免失误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那时我还未通过四级考试,每篇阅读理解里有大量生词,几乎占了三分之一。解决方法很直接,遇到不懂的就查阅字典,我没有选择去背诵词汇书。我用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专心攻克了过去十年的真题阅读,那些篇章对我来说满是陌生的词汇。进入第二轮,我开始尝试做题,寻找解题策略。首先浏览文章的第一段,大致了解主题,接着看问题,判断其属于哪种类型,例如细节题、主旨题、作者观点题或推理题等。随后在文中寻找相关线索,大部分题目都按照文章的自然顺序设置,所以我通常能从上至下依次找到答案。大致如此,闲暇时我会回顾一下,此时的重点是记忆单词。总的来说,英语学习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和复习。我记得那一年,我至少看了二十遍真题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管理学》,这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的学科。理解并掌握管理的基本原理,如决策理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是关键。我建议你们多阅读经典的管理学教材,比如彼得·德鲁克的作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实践性的案例分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复杂的概念,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也有助于考试时的论述。
关于《微观经济学》,这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科学,包括消费者、企业等如何在市场中做出决策。基础的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竞争模式(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是核心内容。我推荐使用曼昆或萨缪尔森的教材,他们的书籍讲解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对这个科目,大量做题是必要的,尤其是理解和运用各种模型。理解经济学背后的逻辑,不仅仅是公式,这对理解和解答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跨学科的理解也很重要。例如,将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应用到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选问题中,帮助更全面地理解经济行为。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形成自有的思维导图,也能帮助巩固记忆。
无论哪个科目,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坚持每天的学习计划,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都是成功的关键。找到合适的学习伙伴或者导师,提供不同的观点和反馈,使学习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