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长大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时期专攻文科,因此对此不太关注,但我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哪门学科,不论你的起点如何,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不同科目的关注度会有所差异,但切勿掉以轻心或急功近利。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有效的复习计划。比如,如果你是理科生,但对政治不够精通,那就需要提前着手准备,不可轻视。
我本人的政治复习起步较晚,直到九月底才开始阅读大纲解析,即“红宝书”。然而,书中的字体偏小,难以分辨重点,导致阅读进度停滞不前,最终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作为替代。后续的复习材料主要也是围绕肖秀荣的书籍展开。在掌握知识点后,我开始了1000题的练习,我认为这些题目虽然变化多样,但核心仍离不开教材内容,因此做题时应专心致志。考试时,避免因基础知识点失分至关重要。由于专注于专业课程,我的政治复习进展较为缓慢,完成1000题已是十一月中旬。之后,我重新回顾了“知识点讲解”,并购买了肖秀荣的系列书籍,如“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以及“20天20题”,用以背诵大题。
对于政治复习,我发现其投资回报率最高,效果显现也较快,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松懈。这意味着直至最后一刻,你都不能放弃任何可能的努力和期望。11月和12月是复习政治的理想时段,务必充分利用。选择题决定胜负,所以要深入理解知识点,并灵活应对。哲学部分要吃透概念,题目虽灵活,但始终离不开基础知识;时事政治则需在考前多加关注。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可以了解出题模式,找到答题的感觉。面对大题,应尽可能详尽地回答,分点阐述,理解问题含义,将记忆中的知识点与试题关联,争取填满整张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开始复习是从大三的寒假开始的,在寒假里自己把课本看了一遍但是基本上什么也没记住,然后在寒假里也把课本上的题做了一遍,看完后基本上也没什么效果只是图一个心理安慰,后来反复刷了很多遍真题,慢慢领悟了一些解题的方法并作了总结。冲刺:必做张宇8套卷,4套卷。我做8套卷的时候,题量太大,总是做不完,时间不够了可以只做选择填空题,大题看看,掌握以下命题的趋势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在暑假结束后,我才启动阅读练习,完整地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阅读,而对于05年至17年的部分,则重复进行了三次。初次接触时,我每天专注一篇,第一次限时完成,接着进行深入研读,主要任务是翻译句子并剖析其结构,最后详细解构每个选项。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我的速度明显加快。至于翻译,同样遵循三步走策略。首先,我不急于动手,而是先浏览题目,理解整体含义。其次,在第二次尝试时,我会按照正常的流程解答,遇到困难就暂时跳过。最后,在第三次回顾时,我会结合前后文来解析词汇和句子含义,并将自己的理解放入原文情境中检验是否合适。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土力学涉及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机械性质以及土壤的行为模式等多个方面,如土壤的三相系统、孔隙比、饱和度、含水量等基础概念,这些都需有清晰的理解。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剪切强度理论、固结理论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实验知识不容忽视。在土力学中,很多理论都是凭实验得出的,如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对这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结果分析要有透彻的认识。现场原位测试如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也常常出现在试题中,要熟练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土力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题目会以实际工程问题为背景,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平时要多看一些工程实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习方法,我个人推荐的是“读-练-思”三步法。阅读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凭做题来练习,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找出不足;反思,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深度思考,找出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复习。
利用好网络资源也很重要。有很多优秀的在线课程和论坛,找到大量的习题解析和讨论,这对深化理解、拓宽视野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