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研怎样查询学校和专业(考研成绩只有自己才能查吗自己本科所在学校会不会知道)

1、专业领域选择
(1)考研可以选择“相同专业”。例如:本科所学专业为“金融学”,这一专业归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范畴。在此一级学科中,还包括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十个相关专业。因此,这些专业都属于该考生可以考虑的考研“相同专业”。
(2)考研也可以选择“相近专业”。比如:本科阶段攻读的是“金融学”,这个专业同样隶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此一级学科并列的还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下设六个子专业,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这些专业都视为考研时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3)考研还可以选择“跨专业”。即那些不属于本科所学专业的学科门类中的学术型硕士或专业硕士,则被视为考研时的“跨专业”。
2、目标专业的决定:依据自身兴趣,明确想要报读的专业,并确认是否采取跨专业考试。
3、意向地区的选定
(1)职业发展原则:计划将来在哪座城市发展事业,就可以选择在当地读研究生。这是选择读研地点的基本准则。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高校数量多,相应地,各个教育水平层次的毕业生也多,因此求职竞争尤为激烈。
(2)定居原则:希望在哪里购置房产并建立家庭,就可以选择在那里深造。这是挑选读研城市的实际考量之一。
(3)经济承受能力:相对来说,在一线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求学所需负担的生活成本更高,这意味着家庭需具备更高的经济条件。例如,在北京或上海读书期间所需的学费、日常生活费用及其他开支远高于武汉或成都等地。
(4)不同地区的选择:基于地理位置差异,教育部将各省市分为一类地区与二类地区,每年全国统一划定两类地区的考研复试资格线。通常情况下,国家规定的二类地区总分线要比一类地区低十分左右,且单科分数线也会较低些。
4、学校抉择
选择哪所学校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并不是说非得挑最好的或者排名最前的学校不可。同时也要考虑被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若你基础知识扎实且能挤出足够的时间备考,那么应当冲击重点大学;否则,则以普通高校为目标更为合适。此外,申请过程的便利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一般来说,建议尽量在本地报考及就读。
5、自我竞争力评估
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自身的实力。考研时的目标院校应当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保证有一定的机会成功考入。即便心仪的学校非常优秀,但如果几乎不可能考上的话就没有太大意义。
考研与本科所在学校并无直接关联,除了报考同一所学校的特殊情况之外。在这种情形下,校方会在内部公布分数。
如果是报考其他学校的话,原来的本科院校是不会知道你的考研进度的,即使他们要统计考研成功率,也需要亲自询问你的成绩才行。总的来说,本科母校与考研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通过目标学校的官网才能查到最终的成绩结果,他人无法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