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理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随时关注肖秀荣老师补充更新的材料。12月份《8套》选择再做一遍,完成《4套》,主观题答案背诵。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肖秀荣是全部押中,在8套和4套里面。选择题40以上不难,主观题还是多写吧。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3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一开始看课本,选择性做课后题。过了一遍之后,发现巩固的不太扎实,于是开始看课本和本科笔记,并开始做1800题,这个时间比较长。大约用了两个月。基础强化全部完事之后,大约已经十月中旬了,此时1800题大约做了三分之一(我承认题目做的有点少,大家还是多练些题,提高正确率)。十月中旬左右,开始做真题。严格限时,规范评分,及时分析,查缺补漏。难度不大,比平时做的题目简单。但此时暴露出一个问题,有的会做的题目做不对(望大家以我为鉴,平时还得多练习,养成好习惯)。很多同学过于重视真题,想着多做几遍。但我认为大家还是不要期望太高。一来再做几遍,可能不会有实质性效果,二来每年真题考察的知识点真的很少,全面按照大纲复习巩固好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可以提前研究一下近两年真题,一开始就适应这种风格,受益无穷。12月的时候,真题基本上做了一遍,留两套最后做。后期买了套模拟题,难些,不过不用太纠结对错得分了,最后阶段心态很重要。忘了说一点了,就是要养成做笔记和及时总结的习惯。我的数学知识点笔记是四大本,最后将数学核心知识点全部浓缩到三张纸(用了我一周的时间),基本涵盖了所有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话无非就是背单词、刷真题、背作文。主要是能够坚持下来,如果拿着一本大厚书,每天看不了几眼就放下了。除了真题,不建议刷其他的习题,出题的感觉明显不一样。重点是刷阅读,一遍一遍的看,去分析每个选项到底为什么错,以及正确的选项为什么是对的,自己对设置陷阱的方式进行归类,然后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套路。最后说到作文,可以提早开始背,我最后只留了一个月的时间给作文,发现时间很紧,没有把历年的作文都背完….最后作文部分应该给我拉了不少分。推荐用王江涛的作文书,里边的文章都很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物理化学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核心理论。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理解和解决所有化学过程的基础;动力学则关注反应速率和机理;量子力学则是解释微观粒子行为的工具。这些理论需深入理解,非死记硬背,只有真正理解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视公式推导和应用。物理化学中的公式繁多且复杂,但并非所有的都需记忆。许多公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这样的过程不仅帮助记忆,更能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要注重公式的应用,凭做题来熟悉各种情况下的解题步骤,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再者,实验知识不容忽视。物理化学实验能直观地展示理论知识,凭实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如相变、电化学等。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还要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定时进行小测验,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同学教,避免知识点的遗漏。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至关重要。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了解出题者的思路,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