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动力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动力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高中期间,我一直偏爱理科,对于政治总是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准备考研之前,我对政治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直到考研那天,我都心神不定,毕竟每次翻开政治书籍都让我昏昏欲睡。我记得最早接触的是任二的教材,那是为了打牢基础的那一种。等红宝书出版后,我也买了一本,每天啃几十页,用笔勾画出关键内容,每读完一章就做一章肖秀荣的1000题。这样重复看了两遍红宝书,感觉自己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那时已经是十一月了,我入手了风中劲草,开始每天背诵十页,不过我分配给政治的学习时间始终只有两个小时。风中劲草附带的习题质量不错,只是数量庞大,我只挑了标记的重要章节来做,最终也没能全部完成。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大约离考试只有七八天时,我购买了肖四、任四以及一本时事政治资料,专心背诵大题。对于其他题目,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力去解答,确保试卷上没有空白,甚至在交卷前半小时,我还在反复检查那些拿不准的选择题。总的来说,政治复习不必投入过多时间,我在老师的指导下简单学习,最后的成绩还算理想。然而,在考试临近的时候,政治复习绝对不能松懈,临阵磨枪的效果非常明显。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其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多么灵活的题,都是包含了某些很基础的知识点,所以在直接上全书之前,我把高数和线代的课本完整而且细致地看了一遍,做完了几乎所有课后题,连带着大一买的一本高数辅导上的题也全部写完,同时把知识点做了笔记,一些很巧的积分,求导之类的例题也记下了,然后进行总结(比如我就总结了三角函数各种组合的积分求法)。看完已经是九月下旬,然后上全书,当时就感觉全书上的题80%都能写对了。写完全书是十月底,然后开始真题。我觉得真题最有说服力,就买了数一数二数三的全部真题,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半小时做真题,时间到了以后给自己严格打分,分析出错原因,然后把不太记得的知识点也记下来在专门的本子上,所以其实整个上午几乎都献给数学。就这样写了两遍,后期时间也不太够了,所以就定三小时写两套卷子。开始写真题的时候分数不好看,而且时间老是不够,不过慢慢巩固找自己的弱点过程中,效率也慢慢高了。做完真题之后,开始做模拟卷,一直到考前三天才停下来。最后三天就是把笔记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因为每年数学是在上午考的,所以我也一直选择在上午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我提早开始了考研英语的学习,在二月份便投入了朱伟老师恋练有词的课程中。初次听完,确实感到困惑重重,不过它为我营造了一种英语学习的氛围。接下来,我将所有单词抄在一个大笔记本上,左页单词,右页释义,一遍又一遍地背诵,这个单词本大概被我翻来覆去地复习了五到六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词汇并非局限于大纲规定的5500个,而是重点聚焦在大约2000个常考词汇,这听起来是否减轻了一些负担?在这2000个词汇中,有一半左右的高频核心词,这些无疑是必须熟记的,你在做历年试题时也会频繁遇到。对于英语学习,我个人的经验是避免机械式地背单词,因为这样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效率不高。我倾向于记忆那些在真题中出现而我不熟悉的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自动控制原理”主要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涉及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现代控制理论则包括状态空间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等内容。在备考过程中,你需扎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对根轨迹法,理解其基本概念如开环传递函数、实轴根轨迹、极点配置等至关重要。要熟练绘制根轨迹图,这需大量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频率响应法中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它们如何反映系统动态性能并用于系统设计非常重要。
进入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和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分析是基础。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则是这部分的核心,理解和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行系统稳定性判断是考试的关键。
学习这个科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佳的方法。除了看书做题,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比如使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进行仿真,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理解和掌握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以及各种优化算法的应用也是重要的一环。不要忽视课程中的实例分析和工程背景,这些都是北航出题可能涉及的内容。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你尝试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将各部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这样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帮助你在考试时快速定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