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大家要重视一点。背风中劲草,做肖秀荣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前期的学习中,我个人认为不要看大纲,没什么逻辑,看了也浑浑噩噩。最好就是跟着老师走,让老师给你梳理一遍讲解重点和一些难理解的东西,然后再背风中劲草。选择题是政治的重头戏,需要理解记忆,所以大家千万别10月才开始政治学习,暑假前后就要看开始了,积累选择题的知识点,做一遍肖秀荣1000题,10月开始就是大段大段的背诵和整合了。政治真题也买来做一做,做错的选择题要多看看,那反映了你知识的薄弱点。如果前期工作做得好,那政治大题背起来也没那么费劲,大概从11月开始吧,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都可以背,我只背了四套卷,外加肖秀荣知识点背诵那本小书的马原部分。再分享一个学习习惯——画时间线。我习惯于把毛中特和史纲的历史事件和口号文件以时间线的方式画一张长表。没事多看看,比较有逻辑,在一些分析题上也可以前后联系时代背景,个人认为是个学政治的好办法。
考研数学方面:
俗话说的好嘛,得数学者得天下,考研中数学还是很重要的。数学应该是最早开始复习的吧,每天大概翻翻课本,上课主要以抄笔记为主(当时还没有完全静下心来准备考研,各位引以为戒啊),全书当时用的是李永乐的,八月上旬开始做第一遍,九月第二遍,十月第三遍,总共看了三遍吧,中间穿插着看了听课时做的笔记。十一月才开始做的真题,只做了一遍,从05年开始,差不多11年的真题。第二年的话,因为有第一年的基础,所以数学上没有用太多的时间,效率也比较高,张宇36讲过了两遍,1000题买了包装都没拆,真题也是买的张宇的从86年开始的,差不多30年吧,后来又做了张宇的四套卷。这就是大概的时间安排。需要提醒大家的主要有几点吧:第一,一定要尽早准备,因为专业课还是压力很大的,第一年就是因为后期时间都匀给了专业课,将近一个月没有做数学,上了考场有点手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有:考研英语词汇(便携版方便携带)、英语真题、完型、阅读、王江涛的作文。英语是个积累的过程,语感非常重要,做阅读可以帮你消化单词增强理解力。我就是每天用零散时间背背单词,然后背书累了就做一篇阅读或者完型,定期练练翻译,然后看看作文积累一些句子。我觉得不论哪门学科都要集中一段时间来研究,否则效率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化工原理”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基础概念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流体静压强、牛顿黏性定律、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等,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和记忆的核心知识点。
公式推导和应用是化工原理的重点。你需熟练掌握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方程,如连续流动系统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以及相平衡关系等。这些公式的运用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还需有较强的数学功底。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化工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理工大学的化工原理课程通常会结合实际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教学,了解和研究具体的化工设备和工艺流程,比如精馏塔、干燥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对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是考察的关键。遇到复杂的化工问题,要懂得如何分解问题,应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这需你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训练自有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
我强调的是,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在学习过程中,与同学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能有效提升理解和学习效率。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