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复习,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抓住教材好好看,而且一定要看仔细。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四个序列,但重点在序列一,序列二随着看序列一做过两遍,感觉有的题出的太刻板,就是教材的原话抠出来,用来强化基础还可以,倒没必要死抠。想做题的话最好还是做真题,虽然近几年真题的考点不会重复,但是出题思路和考察方式还是很值得借鉴。序列三质量很差,几乎没有多少价值,不如多看几遍序列一,多研究真题。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内容比较多,质量一般,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下。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的四套题有必要做一下,个别大题还是有压中的可能性的。比如,12和13年都压中一道六分的大题。此外还可以背诵一下大题的答案,虽说不一定压准原题,但有些话在考试中还是值得一用。此外,最后疯传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也很值得一看。同样,它压准原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话是万能的,可以拿来答题。我觉得文科的学习就是大量背诵,有些内容自己虽知道,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远没有别人总结的言简意赅,而且多记忆一些句子,在答题过程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脑力。
考研英语方面:
深化巩固期:大约在清明节左右,我启动了97年至07年的阅读理解练习,每日一文,专注于精读。精读的标准是:1.每个词汇都要熟悉;2.每个句子都能透彻理解;3.每个选项的正误原因要清晰。起初,完成一篇文章的精读可能需要耗时三到四小时,我通常会对全文进行翻译,直到五月底我才完成了这个阶段。(最初速度较慢,随着熟练度提高,后续速度会加快,最终一个多小时就能处理一篇)接着,在暑期开始前的一个月,我每天都复习之前做过的文章(平均每篇至少看了五到六遍或以上),依然坚持那三个标准,并确保自己严格遵循。到十一月初,我已经将英语真题完整地做了三遍。直至考试前夕,我一直重复研习这些真题,由于我在完形填空方面相对较弱,所以在十二月后我又集中攻克了一波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新闻与传播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新闻的本质、特征以及其社会功能。你需深入掌握新闻的采集、编写、发布等基本流程,也要理解新闻伦理和法规的重要性。我建议多读经典新闻理论书籍,如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并关注时事,凭实际案例来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定期进行新闻写作实践,有效提升新闻敏感性和写作技巧。
“传播与文化”则更偏重于研究信息如何在社会中流动,以及这种流动如何影响和塑造文化。这里,你需理解主要的传播理论,比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理论等,并能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文化现象分析中。我推荐阅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和保罗·利文森的《媒介化生存》等书籍,它们会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看待传播与文化的关系。关注全球化的文化传播现象,如社交媒体的影响、跨文化交流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整理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会把每个理论的关键点、例子和自有的理解都记录下来,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模拟试题的练习也很重要,它帮助你适应考试的题型和时间压力,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讨论和交流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我常常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或者参加在线的学习小组,这样的互动能够激发新的思考,也我从他人的观点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