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份开始准备政治,高中理科生出身,备考期间曾处于被政治支配的恐惧之中。7月中旬-8月底,每天抽出1-2小时看一章肖秀荣精讲精练,刷一章1000题(也是肖)。到九月份时发现周围有人才开始准备政治,所以就开始二刷精讲精练和一千题,结果等到十月份还没刷完第二遍的我开始有点慌了(也是因为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少了,效率也不高)。然后开始精简的刷,十月下旬开始有意识的梳理马原毛概近现代史的框架(只是在大脑中有个印象思路的那种),接着做了肖的《讲真题》。十一月份买了一本风中劲草,个人觉得效果一般。然后等到十一月中下旬各路模拟卷应该开始出来了,肖八肖四是必备,其他尽量多做一做,用做题带课本薄弱知识点,网上好评较多的有肖八肖四、蒋五、米六米三…等到进入十二月,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要增加了,我基本上是每天三四个小时学政治,这时候就开始狂背了。我背的是肖四,徐涛小黄书,以及十九大相关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二战的时候我反省了很多,主要教训就是1.复习的时候过于注重做题的量,忽略了质,当时做模拟题真题的时候我基本上做完把答案一对,打个分,错了也就随便看一眼就做下一份,到最后只是看起来做了很多题,很用功而已,其实只是空中楼阁,不堪一击。2.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晰,二战做题时才觉得其实自己还是有挺多的地方概念很糊涂,导致题目稍微设一个陷阱,我就欢脱的跳进去了。3.预期目标太高,押宝似得把赌注全压在数学这一门课上,数学压力非常大,花了太多时间,一旦在考场上发生变故,心理防线就会瓦解,最终全军覆没,所以千万不要把赌注全押在任何一门课上。
考研英语方面:
推荐使用“恋恋有词”来记忆词汇,这本书里的词汇往往与阅读理解中常见的词汇一致。建议先预习单词,遮住词义解释下的中文译文,自行尝试翻译例句,如此一来,在后续阅读时就能减少因长句难懂而产生的困扰。利用零碎时间,如睡前或晨起时刻,反复温习单词以加深印象。通过练习历年真题,你能逐渐摸清命题人的思路模式。初期可能会感到进度缓慢,不必焦虑,持续训练自然会提高效率。通常,试题的顺序是依据文章段落的顺序,多数问题的答案可在一两段内找到。若在考试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无需过于纠结,带着问题和选项定位相关区域再进行解析,这样能节省宝贵的时间。对于写作部分,可以借鉴模板,并结合个人特色进行改编,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平日多加练习,以免考试时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相变等核心知识点。你需深入理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如立方晶系、六方晶系、面心立方等,以及它们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掌握相图的分析方法,理解不同温度和成分条件下材料可能发生的相变,这对预测和控制材料的性质极其重要。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材料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理论知识需凭实验来验证和深化理解。你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室操作,比如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或者进行简单的热处理实验,这些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再者,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扩散、力学性能等问题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公式,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是高分的关键。例如,了解并能够解决扩散系数的计算、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等问题。
持续关注科研前沿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了解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拓宽视野,也能答题更具深度和创新性。
定期复习和模拟测试不可忽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回顾所学内容,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有效检验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并弥补知识盲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自我调整心态也很重要。面对复杂深奥的知识,保持耐心和毅力,自己能够逐步攻克难关。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学习节奏,找到最适合自有的方式,坚持下去,你就一定能在“材料科学基础”这个领域建立起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