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历史学院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临近考试快1个月才开始看政治的,买了肖的1000题,考试大纲,肖的8套题等等,,,最后坑爹的是背了一套蒋中挺的最后5套,大题一个没压中,考试全靠编呀,说起来都是泪,当时真的担心政治不过关,真的是万幸了。所以说政治选好最后几套题真的很关键,还是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4套题,据说每年都很稳定,背了过关肯定没问题,反正政治你考100分也没用呀,总之,对于政治,个人建议最关键的是最后几套题的记忆!ps:肖秀荣《1000题》 刷两遍即可。我第一遍是看完一章精讲精炼在做选择题,然后第二遍刷题的时候,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就在精讲精炼上标记,后期复习的时候只看标记的内容了。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5500个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在记忆单词的艰难任务中挣扎。我在初次考研时就败在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生词上。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能大致识别单词,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占据了英语考试的主要分数,自初中起,我就对此颇有自信,阅读速度快且准确率尚可。
充分利用真题至关重要。我一共做了三次,每次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当然,有些题目到最后我已经熟悉到不用看完全文就能选出答案。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新题型部分。起初,我迅速完成了历年真题,感觉做起题来犹如神助。那时我以为新题型并不难。然而,一个半月后做第二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错了那么多,我当时也是懵了,不明白为何第一遍正确,第二遍却失误连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是个谜。到了第三次,虽然比第二次稍好,但仍然不如第一次。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只能说可能是缺少了第一次的那种直觉吧。新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七个句子挑选五个放入原文,另一类是排序题,后者确实颇具挑战性。考前一周,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因为这种题型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这对于喜欢掌控一切的摩羯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应对新题型有个诀窍,那就是保持冷静。无论难度多高,都要耐心寻找线索,专心致志。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在之前的题目上提高速度,为新题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幸运的是,今年并未考查排序题,我也发挥了不错的水平,真是谢天谢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考古学通论不仅涵盖了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涉及到全球各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文化遗址。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我建议你们从《中国考古学概论》、《世界考古学史》等经典教材入手,系统学习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各时期、各地域的文化特征。关注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凭阅读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保持知识的新鲜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考古学更是如此。了解并熟悉各种考古发掘技术,如地层学、类型学、年代测定等,对理解和应用理论至关重要。凭阅读实例分析,甚至参加模拟挖掘活动来增强实践经验。学习绘图、摄影等技能也是考古学者必备的工具性知识。
再者,跨学科融合是考古学的一大特色。历史、人类学、地理学、艺术史等都与之紧密相关。在复习过程中,尝试将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能更深入地理解考古现象。比如,结合历史文献理解考古遗迹,或者运用人类学视角解析古代社会结构。
提升批判性思维。考古学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解读和解释。对每一个考古发现,都要学会提问、质疑,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论文时,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学会从中找出逻辑漏洞,提出自有的见解。
在复习过程中,我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定时定量地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我还组建了一个学习小组,定期进行讨论,互相解答疑惑,这样既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