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化学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四川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ps: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配套使用,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我文科出生而且政治基础还行,当时肖秀荣1000题做完了以后又做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给做了后来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去复习。冲刺的时候买了《风中劲草》来背效果还行吧,最好背得熟一点,大家最后都会背肖四,我也背了,不过背的不熟,关键还是留个印象,考场上好扯就行了,所以不管怎样只要尽量写出要点,把每个答题框都填满就差不多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无论是18年还是16年,都有许多人在这个科目上失利。要取得数学高分,我认为有两个关键因素:充足的练习和坚定的决心。首先,建议采用李正元和范培华合作的粉色封面全复习书,内容编排得当,难度适宜,并配有实用的习题集。此外,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公认的优秀参考资料,毋庸置疑。至于小题部分,660题或1000题任选一本足以。完成一轮学习后,整理错误并重新做一次,接着就可以开始系统的强化训练。进入后期阶段,历年数学三的真实试题是必备的(尽管近年来难度有所提升,题型变化,但仍需重视)。另外,可尝试合工大超越五套题(13-18年)和共创五套题(15-18年),这些题目的综合性强,难度适中,非常适合考研者,如果有余力,不妨多做几次。如果还需要更多的练习材料,可以考虑《最后超越135》,李正元和范培华的《数学预测试卷》,以及李永乐的《决胜冲刺6+2》。关于坚定的决心:18年的考研中,我在最后十分钟凭直觉猜对了三道选择题,这不是偶然。面对难题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如果你准备充分,感到困难,那么其他人也可能同样面临挑战。那些提早交卷的人未必就是高手,毕竟谁没算错过呢?大多数提前交卷的可能只是放弃了。当然,考前可以通过张宇的最后8套卷和4套卷来锻炼心态,让自己的心脏变得更强大。以上只是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英语方面:
起初,我的考研复习侧重于研读教材,但进度缓慢,一接触到历年试题就感到压力山大。之后,我转向了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的粉红色复习全书,内容丰富且讲解详尽。这本书对高数和概率论特别有帮助,至于线性代数,我还额外配以李永乐的资料加以巩固。推荐大家在学期结束前就开始接触全书,并利用暑假期间持续学习。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要在强化阶段开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轮复习,这样才能确保强化阶段的学习效果,否则基础知识不牢固只会白白耗费时间。数学学习中有三个关键要素:理解定义、拓宽思路、稳固计算,这些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高效解题的基础。我个人在这一点上还算得心应手,除了教科书,我还有一本专门整理的错题集,记录了同类知识点、易错点以及我对某些概念的日常领悟。如果条件允许,我强烈建议你也这样做,它会对你的高分之路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基础是化学工程学科的基础,涵盖了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在复习过程中,我将教材视为基石,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特别是热力学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以及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这些理论知识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对化学反应工程,我特别强调了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和反应机理的学习。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器操作模式,如批式、连续稳定流动和间歇反应器,是这部分的重点。要熟悉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设计和优化反应条件。
在传递过程部分,我对扩散、对流传质和传热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部分需大量计算,所以我经常凭做习题来锻炼我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尤其是膜分离、吸附和萃取等技术的理解,对解决环保和资源利用问题有重要意义。
流体力学部分,我会注重流体静压、动压的概念,以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管道输送、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也需熟练掌握。这部分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我会结合实物模型或者3D动画辅助理解。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不仅要理解知识点,还要凭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找到一个好的学习小组或导师,他们的指导和讨论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这有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