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材料与制造学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北京工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循环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高中专攻理科,对政治的认识几乎为零,直到考研前夕。有些同学早在暑假就开始了政治复习,而我则是依赖大纲解析,虽然有人提议参考精讲精练,但我认为选择任何一本专心研读都能达到效果。首次学习时,我会先听教师讲解(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部分),接着阅读大纲解析一章,并完成相应的1000题,不过答案最好写在笔记本上,因为需要反复练习。遇到错误题目,我会回到大纲解析中寻找答案并用红笔标注,这样每完成一章节,实际上等于重新温习了一遍大纲解析。我的学习节奏较慢,到八套卷阶段,我已经将大纲解析和1000题分别做了两次。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法是专注于选择题,错误题目回查大纲解析,主观题则只关注第一道马原题,观察其分析思路。至于肖秀荣的四套卷,其主观题要求全文背诵。《风中劲草核心考点》这本书非常流行,汇集了所有关键考点,类似于简化版的大纲解析,适合后期迅速回顾。然而,我个人更倾向于大纲解析,因为它提供了详尽的解释,而非简单的条目列举,所以我并未过多使用《风中劲草》。在整个备考期间,英语和政治的准备相对较为轻松。如果你对政治不感兴趣,尝试去接纳并喜爱它,你会发现政治很有趣。马原中的理论方法有助于我们应对日常生活的问题,学习近现代史时,要能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时间轴,串联起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考研之路漫长,不要总想着何时才能解脱,这样只会让你心浮气躁。相反,适应现状,专心思考如何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才是明智之举。
考研数学方面:
做完第一遍真题的时候我就做了张宇的八套卷,但只做了5套。建议有时间早点开始做真题,但也是在基础都打好的前提下,把真题都弄懂是必须要做到的。之后尽量多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我模拟题只做了张宇八套卷和李永乐6+2,我感觉我做的模拟太少了,奈何我后来没有时间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阅读训练始于暑期,每日坚持两篇,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标志性黄皮书。在完成黄皮书后,我紧接着进入了真题演练阶段,反复练习了2003年至2018年的所有真题,摸索出了最适应个人的解题策略,这一步对我来说非常关键。对于写作部分,我在十一月中旬启动,初期主要熟记王江涛推荐的十篇高分真题范文。进入十二月,我每天都会挑一个主题亲自动笔,起初的尝试极其艰难,尤其是头两篇,但到了第四篇左右,我仿佛茅塞顿开,之前背诵的文章在我脑海中灵活交织,我能自如地变换句型。在实际考试中,我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却能流畅地挥洒文字,一气呵成。正是这个环节,让我的英语总分得到了些许提升。所以说,关键在于:动手写作文,不断地写作文,模拟真实考场情境去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结合了经济学原理与环境保护实践的学科,需深入理解和掌握供求理论、成本效益分析、市场失灵以及公共物品的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是分析环境问题、制定政策的基础,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笔记,将复杂的理论简化为易于记忆的关键点。
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强调实际应用,对国内外环境经济政策的了解和案例分析是备考的重点。例如,研究碳税、排放权交易等环境经济工具的实施效果,或者分析特定环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凭阅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提升自有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再者,数学和统计知识的应用不容忽视。这门科目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如线性规划、博弈论等。对公式和计算的理解与运用,需有一定的数学功底。我会定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和提高这部分的能力。
关注时事热点也是备考的一部分。资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最新的研究成果、政策动向都会影响考试的内容。比如气候变化谈判、绿色金融的发展等,都是可能出现在试卷上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