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环境遥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环境遥感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环境遥感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教育部门公布考试大纲后,大约九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的。首先,我会根据大纲粗略通读,了解大致的考试内容。接着,我结合肖秀荣的1000题与徐之明的渐进式习题进行操练。对于徐之明的题目,我在每个章节学习完毕后立即完成,以巩固新学的知识点。至于肖秀荣的题目,我会间隔一段时间再做,以此检测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将错误题目标出,反复练习。进入十一月,我开始关注论述题,使用肖秀荣的小册子(似乎是名为知识点背诵的资料),初步背诵并回顾1000题和渐进题中的大题,以熟悉常见答题模板。随着时事热点的出现,我开始跟进热点学习。到了十二月,各种预测卷纷纷出炉,我选择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同时也购买了历年真题,了解一下过去几年的试题类型和大题的答题模式。今年,肖秀荣的四套卷成功预测到一道原题,其他题目也有一定的涵盖。不过,政治得分的关键在于选择题,论述题较为主观,只要有合理论据,通常都会得到分数,不一定要完全遵循标准答案。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主要任务是熟悉教科书。针对同济大学第六版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因为我报考的专业不涉及概率论),我会按照考研大纲要求,逐个梳理知识点,确保对每个概念、定理和公式都有深刻理解和记忆。对于课后习题,无需全部完成,挑些曾经在课堂上老师布置过的题目实践即可。进入暑假后,我将开启二李的《复习全书》学习,这是一本堪称经典的参考书,所以我计划至少读三次。初次阅读可能会感到吃力,这是正常现象,遇到难题时只需标记一下,留待第二次阅读时解决,这个过程大致需要一个月。到了十一月中旬,必须完成《全书》的复习,并转而投入历年真题的训练。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至少要重复练习两次以上,特别是最近五年的试题,应重复三次。至于各种模拟题,可按需挑选部分来做。据我的观察,市场上大多数模拟题的质量难以与真题相提并论。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是基础,一定要坚持背诵,根据单词书上认真过一遍单词,考研大纲上虽然只有5500个单词,但是单词有多个意思,所以得好好掌握每个单词。配合考研真题阅读练习巩固,掌握重点单词,你会发现有些单词会多次出现在真题中但是可能代表的含义不同。后来又买了一本真题卷子做了几遍。但事实证明,光做卷子不看详解,是绝对不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原理是理解遥感技术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光谱特性、辐射传输理论以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实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息息相关,例如,为何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后,不同物体反射的光波长会有所不同?这就涉及到了光谱特性和物质的关系。凭这样的联想,使得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是遥感应用的核心。需掌握像元分类、图像增强、图像解译等基本技能。这些都需大量的实践操作来提升,凭使用ERDAS、ENVI等遥感软件进行练习。理解各种算法的原理也很重要,如K-Means聚类、决策树分类等,它们能帮助在面对复杂数据时做出合理的判断。
再者,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的结合运用是现代地理环境研究的重要手段。需学会如何将遥感数据导入GIS中,进行空间分析和制图。这里的关键是理解空间数据模型,以及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这些都能帮助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更丰富的信息。
对遥感的实际应用,比如土地覆盖变化监测、生态环境评估等,需具备一定的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知识。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结合遥感数据,提出并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遥感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积极参加实验和实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定期回顾和反思,不断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不要忘记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了解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