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飞行器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厦门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仅列出章节层次的标题,并未详细解释知识点,但它划定的考试范围具有绝对权威性,因此必须参考。在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时,可对照《考试大纲》查看哪些知识点已被删除,哪些是新添或修改的。删除的部分无需关注,而新增或改动的部分则需寻找相关资料补充。虽然《考试大纲解析》提供了知识点详解,但由于已有《精讲精练》,通常没有必要额外使用,只需重点关注大纲新增内容并设法补充即可。
关于政治复习,坊间流传的过早开始不利的观点,主要指的是不应过早投入而导致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考研政治的确与高考不同,自2010年以来,50分的分析题均基于当年的重要会议和人民日报等党的重要论述。因此,早期复习可能难以找准重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提前开始。选择题历来重视基础(今年情况特殊),需要认真准备,而非依赖猜测。书籍推荐上,肖秀荣的全系列足够,他的书籍都会提供购买时间表,但请注意,他的《知识点提要》过于厚重,一般人难以消化记忆,建议考虑任汝芬的《序列二》。务必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特别是毛泽东思想、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马哲对理科生来说可能较难,可以通过观看我的资料中提供的视频辅助教材学习,我也有个人的学习框架,足以应对10分的马哲分析题。其余部分仍推荐使用肖秀荣的书籍。
至关重要的是,《教育部政治大纲》(红宝书)会在9月中旬发布,这本书必须购买,但如何有效阅读是一大挑战,由于文字密集,不适合逐字背诵。如果记忆力不佳,应确保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一轮阅读,重点记忆加粗字体,小字部分当作选择题处理,配合《1000题》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到了冲刺阶段,如果题库不足,可以尝试蒋中挺或石磊的练习题,但不再推荐任汝芬的,因为肖秀荣的习题较为刻板,风格与真题略有差异,但仍不可或缺。12月推出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应反复背诵,用作答题模板。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由于我已经生疏了很久,所以我的方法是先概略的扫一遍教材,把概念弄清。数学其实很基础,没有高难度的解题技巧,但要对概念清晰。以全书练习为主,这本书还是有些错误的,自己要辨别。之所以看李永乐,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技巧和公式可以大大减少解题时间,我还是认真的做了一遍。总而言之,我是教材看了一遍(课后习题有选择性的做了一遍),李永乐4遍。整理了错题集,空闲时间我就看看错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很让你头疼,但是你不得不努力。最迟从看到我这篇文章起,你就得开始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学英语了,骚年,越早越好。如果你足够努力,过线还是问题不大的;本人复习英语的方法不推荐,可以借鉴,那就是猛背单词。单词是基础,必须要背,这点不用怀疑。不过考研英语相对比较考方法,尤其是阅读的方法,比如要了解什么地方容易出题,出的题都有哪些类型等都比较固定所以也比较好复习,总之,英语复习还是要深抓真题阅读。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因为考研阅读比较需要技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工程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这包括静力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内容。你需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如重力、压力、摩擦力等,掌握牛顿三大定律,这是所有力学问题的基础。对静力学部分,理解力的平衡条件,如三力平衡汇交原理,是非常关键的。
掌握计算技巧。在动力学中,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角动量定理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主要工具。在材料力学中,了解并能熟练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学会使用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解决弯曲问题,也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实例分析,比如凭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来理解结构力学,或者凭火箭发射的过程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这种实践性的思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力学概念。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的真题,都要多做、精做。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切勿堆积。定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避免遗忘。
我强调一点,好的解题思路比答案更重要。在解答复杂力学问题时,要有清晰的逻辑步骤,逐步解决问题,不是盲目套公式。这样不仅能提高解题效率,也能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