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湖大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湖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暑假开始看书的,把马原、毛中特、近代史、思修这四部分做了一个系统的复习。虽然我们大学中学过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概,但是因为是公共课所以我们可能在政治方面会有一些薄弱,并且大学期间也较少有人关注时事政治,所以我在暑假看完书然后做选择题的时候错误率就有一点高。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做好这个错题整理,也没有回过头再把错题做一遍,这可能也是我政治考的比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太追求速度,却忘记了质量(切记!错题多做)。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真题至关重要!我个人推崇的是张宇的真题集。我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或许对你也有启发:首先,我会专心致志地完成2004年前的所有真题,并在完成后核对答案。不过,我只是校对结果是否与答案相符,绝不去看解答过程,而是留待次日重做前一天的错题。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题目。我认为,理解和反思极其关键!做完2004年的试题后,我会进行一次统计,梳理出所有犯错的题目(前提是要控制错误数量)。接着,我会深入剖析错误原因,若是计算失误就得强化运算训练;若是因为公式混淆,则需要重温教材,熟记公式。通过这样的归纳,你能清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这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我发现这种方法的效果显著,虽然耗时较长,但自2005年起,我在模拟测试中的分数通常都能保持在140分以上,甚至有些年份取得了满分。严格批阅试卷也很重要,对于大题,只要有误,我就全部扣除分数。最后,再做几套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信心满满地参加考试了。张宇的试卷难度不小,我通常能拿到120分以上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丁晓钟的历年真题超精解(一起买了外刊超精读,但其实没怎么看,感觉用处不大)。同时买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看王江涛的作文书,王的作文相比朱伟的比较朴实,也更容易背诵。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后期又买了张剑黄皮书的作文,但感觉除了一些素材也没怎么背,而且那些素材最后也没有用的上。所以我的作文考的也不是很好,估计大小作文加起来也就十七八分这样。我觉得,作文主要还是要有自己的套路,光靠背模板作用不大,而且考试的时候那些平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模板也不一定能想得起来。最好能总结出自己的文章格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白,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它涉及到土壤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以及土壤在荷载作用下的行为。在备考阶段,我对土力学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的基本性质:理解土壤的颗粒组成、孔隙结构、含水量、密度等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至关重要。这些知识会帮助理解土壤的行为模式。
2. 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掌握Mohr-Coulomb破坏准则,了解剪切强度的概念,这是分析土体稳定性问题的关键。
3. 地基处理与土压力:这部分内容包括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设计原则、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这些都是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4. 土体的渗透性和压缩性:理解土体的渗透理论,如达西定律,以及土体在荷载下的压缩特性,对预测土体在时间上的变形有重要指导意义。
5. 土体的地震反应:在交通运输工程中,考虑到地震对道路、桥梁的影响,需理解土体的动力响应。
学习土力学的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湖南大学的考研试题往往结合实际工程问题,除了课本知识,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帮助巩固记忆,提高效率。
我建议大家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导师,他们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解答困惑,也能激发你更深入思考。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自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