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九月份开始着手完全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假如你在大学期间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目,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你可能可以选择在新大纲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然而,如果政治对你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推荐你至少在九月之前先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较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提前准备可以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有更多余地。毕竟,政治考试涵盖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特别难以直观解释,你需要确保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的试题主要测试你的理解能力,期待遇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政策紧密相关,每年都会有所变动,所以最好在九月之后开始复习这一部分。
历史部分的授课风格常常轻松幽默,讲师会将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往往会跨越多个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作以及各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那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得分的关键,因此值得投入更多努力。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相对易懂,分值占比也不高,所以我没有花费太多精力。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一些辅导课程,那会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复习全书每一题认真做,其次,准备好错题集(很重要,我发现自己错过的地方反复错)常常没事翻翻,最后,真题认真分析,如果真题对你来说做一套下来还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那就把真题当模拟,认真做认真分析。如果真题对你来说很简单了,那就做做模拟题,打击一下自己。(一定要做难度适中的适合自己的,别太难或者太容易,对自己提升数学都不好。)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一个四级刚刚过线的我,英语可以说是我超级头疼的一科了。背单词我用的是朱伟的恋恋有词,阅读只是把真题做了三遍,在阅读方面,我还是建议学弟学妹做真题,不要做市面上的模拟题、押题、或者是同源题,因为这些题的质量跟真题完全是不一样的,这些题目非常有可能对你的答题思维造成影响,所以我建议可以反复利用真题。第一遍做一做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锻炼,第二遍做的时候要对于所有的英文句子做到精翻,这样不仅锻炼你的阅读水平,也会提高了你的翻译水平,可能第二遍做的时间会非常长,但是当你做第三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水平有非常明显的进步的。在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开始背作文,我跟的老师学完以后我发现考研英语作文其实一点都不难,主要考的就是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用老师的句式就可以轻易写出优秀的作文。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我专门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摘抄真题中一些可以用在作文中的句子。每天抽空看一些,句子不在多,熟练掌握一二十句就可以了,可以给作文增色。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我在备考时特别注重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等内容。这些理论不仅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理论的理解并非死记硬背,是要凭实例解析,形成自有的思考模式。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如国民收入决定、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这部分需理解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我建议多做宏观经济模型的推导和分析,这对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知识非常有帮助。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综合中的实践部分,它将经济学理论与统计学方法结合,用于实证研究。掌握基本的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至关重要,理解并能解释模型的结果也是考察的重点。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利用R或Stata进行模拟实验,以此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解和应用非单纯的记忆。我习惯于阅读经典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导论》,并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相结合。做题和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帮助熟悉考试形式,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强烈推荐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解答疑惑,这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也能为学习提供强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