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化学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没有必要开始的那么早,毕竟自己当年也是文科生,所以我是在九月份大纲出来后才开始复习,只是框架搭建的差不多了,9月中旬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一边看一边做1000题,熟悉考试内容。1000题我反复做了两遍,第三遍开始记忆自己的错题,弄清原因,归纳整理。当1000题刷的差不多了,开始刷真题,近几年的要多刷,多看重复知识点,一般都会是热门考点。政治除了肖秀荣之外我并没有花时间看别的书,但是后来听同学说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整理也比较清晰明了,所以建议觉得自己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买来看一看。等11月底和12月初肖八肖四出来以后就开始认真做选择背大题,理清答题思路,等肖四出来的时候大题会比较好背一些。背大题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一字一句的记,要学会抓关键词,最后用自己的话连成句子,这样效率会比较高。肖秀荣8套卷和4套卷非常非常超级超级重要!!!使用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真的是我特别的复习方法。首先,选择题特别重要一定要自己做做完找不足。关键是大题,肖爷爷你懂的…他很爱我们…所以,大题目一定要去做。但是不是说拿答案背或者抄,首先拿到材料自己进行分析然后对应书上的知识点,再对应答案。肖老的答案很简练,我们需要从中找到一些关键的点和段落进行记忆。把这12套卷子的大题知识点放到一起汇总,也就大致知道今年会出什么样的命题方向和热点,每年都和时政相关。所以到最后各家模拟题的大题出的都比较接近。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重温笔记,默默地描绘出每章节的知识架构,确保每个数学知识点都了然于胸。切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在初次复习数学时,我选择研读课本并解决课后习题。近年来,数学的难度有所上升,并非因为考试范围大幅拓宽,而是计算量增大,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更上一层楼,比如增加了分类讨论等技巧。尽管许多课后练习的形式并不直接对应考试题目,但它们对理解并巩固基础概念极其有益。对于不定积分的部分,高等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解题策略,初做可能会感到困难。然而,如果深入钻研这些习题,再次尝试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同时,对于原函数的记忆,不必局限于那些常见而简单的公式。相比之下,其他内容在高等数学中的占比较小,所以我使用了本科教材,具体的书籍推荐就不再赘述。我购买的《核心笔记》当时只有复印件,尽管出版年代较早,但其难度与当前考试相匹配,对关键考点的覆盖也相当不错,适合作为第二轮复习的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的挑战主要在于高质量的参考资料匮乏,难以找到与实际考题相匹配的材料。在书籍选择上,我仅依赖于张剑的黄皮书,认为仅凭真题就已经绰绰有余。有些同学推崇考试虫的长难句和阅读笔记,但我并未尝试,故不便评论。对于真题阅读,我从1996年开始,逐篇精读并多次复盘。我对每篇文章的要点进行了详尽整理,并且针对每道题目和选项,我都运用特定的方法来分析其类型和设计。经过大约五年真题的训练后,处理2002年以后的试题时,阅读部分通常只会出错两至三题。完成学习后再深度剖析真题,你的能力将实现显著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A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统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和量子化学等部分。其中,热力学是理解其他所有概念的基础,尤其是熵增原理和自由能变化这两个概念,对判断反应自发性至关重要。量子化学虽然理论性强,但理解和掌握原子和分子结构的基本原理,如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和泡利不相容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动力学部分要理解并掌握速率常数、半衰期、反应级数等基本概念,了解Arrhenius方程并能够运用其预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电化学中的电池电动势、Nernst方程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也是重要考点。
再者,表面化学中的吸附理论,如Langmuir和BET模型,以及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都是需深入理解的部分。这些内容不仅在理论上要求高,也在实验中有广泛应用。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要的是建立清晰的概念框架,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尤其是一些经典例题和历年真题,它们往往包含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帮助及时发现遗漏和混淆的地方。
我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互相解答疑惑,有时候,别人的一个视角可能就是你解开难题的钥匙。尝试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去解释复杂的概念,也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
保持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复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自己,一定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