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贸大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全球价值链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的阅读量不大,书籍难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便偶尔关注一些时政动态。今年的政治理论展现出鲜明的变革趋势,虽然考试的核心内容依旧,但考查方式有所转变,趋向于高考那种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的方式。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基本(特别是那些关键词如主旨、重点、出发点等),同时需要进行联想、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部分,必须反复研磨重要知识点。学习政治的过程中,要紧随肖老师的步伐,他的题目最接近真实考试,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在复习后期,要大量背诵风中劲草提炼的关键信息。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性地做一部分,选择题则可用于保持手感,不必过于纠结。特别是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当练习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关键是理解分析题的答题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自己面对这些题目,能解答到何种程度,哪些知识点会遗漏,多自我反思,梳理清晰的答题策略。最后四套卷当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王道,这样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的核心资料是全书,它适用于初期奠定基础,也适合后期巩固知识。在复习的后期,《660题》是个好选择,因为它系统性地归纳了各种题型,便于有针对性的练习。然而,由于其分类清晰,初做时可能感觉容易,但如果题目顺序打乱,挑战性就显现出来了,因此这本书值得反复研读。尽管有些题目超出了考试范畴,但它们包含的复杂问题有助于拓展你的数学思维,在真正步入考场时会增加你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宜急于求成,埋头攻克大量难题,精读一本胜于浅尝辄止。暑期进入强化期,重温全书并开始做分级习题和海量习题(如660题或1000题),这两本书的难度都不低,要做好心理准备。但如果你能彻底消化这些习题,你将在数学学习中无往不利。
考研英语方面:
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不论多忙碌,每日必修三小时英语。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让我深感,一旦有一天中断,就会感到些许陌生。从四月起,我全力以赴地研究历年真题,精读每一篇文章,并每隔两天背诵一篇阅读。四个月里,尽可能多地背诵阅读,同时每天坚持两篇阅读训练。购买了胡敏的阅读书籍,但发现内容过于简单,与真题相比相去甚远,于是只完成了一半。我对词汇书并无兴趣,因此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有注释的词汇时才记忆,对于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我会亲自查阅并结合句子来记忆。经过两个月的两轮真题训练后,我转向专项练习,挑选了一本完形填空题目,五天内完成了20篇并进行了深度阅读。起初错误颇多,但随着练习深入,逐渐找到了做题的感觉。使用的翻译教材首先介绍了翻译技巧和关键知识点,配有十多篇高难度练习,我觉得这些比真题更复杂,句子和文章的理解颇具挑战,许多时候根本无法理解该如何翻译,每次完成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星际之旅。花了两周时间研读这本书,结合解析,我获益良多。翻译专项结束后,我选择了针对长难句的书籍,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其中100多句话进行精读和深入分析,两遍下来,我对句子结构和翻译技巧有了更深的理解。由于每日持续做胡敏的阅读题,午餐时间我会边用餐边浏览星火的阅读材料作为休闲。到了十月份,专项练习告一段落后,我将每日的英语学习时间减至一个半小时,再次回顾真题,每天阅读一两篇文章,温习标记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特别关注真题答案背后的思维模式,保持每天一篇新阅读的训练,同时也重温之前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大约到十一月底,我开始专注小作文的训练,教师归纳了所有可能的题材,已考过的小作文我熟记于心,未出现过的则参照作文书熟悉格式,确保考试时能应对自如。十二月的前两周,我迅速回顾了一遍之前的完形填空和翻译,很多内容已经遗忘,如果不复习岂不是白费功夫?月底的最后两周,我将重心放在过去三年的真题复习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相关知识。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等)至关重要。这些基本概念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石,要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宏观经济学部分,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等内容。宏观经济理论需全局视角,理解经济运行的大环境和政府调控手段的影响。
再者,国际贸易部分,你需熟悉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影响,以及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辩论。这部分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有助于深化理解。
国际金融方面,重点在于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平衡、浮动汇率制度的理解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这部分内容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需关注全球经济动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相结合是最有效的。对每一个概念,不仅要它的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解答论述题时,要学会用经济学的语言清晰表达观点。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制作思维导图,帮助梳理知识体系。
阅读经典经济学教材和研究论文也是提升深度的重要途径。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以及一些前沿的研究,帮助你把握学科发展的脉络。
实践出真知,参与模拟实验或者讨论小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会大大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保持对全球经济新闻的关注,了解最新的经济事件和政策,这些都是经济学综合学习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