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很多年没碰过政治,所以跟了辅导班,个人感觉很有用的。7月中旬开始上课,连续上了一周然后我自己回去每晚读讲义,因为上课的时候比较走心,所以也记住了不少东西。9月开始看肖秀荣那本大厚书,但这个时候看已经晚了,身边很多人早就开始看了,我边看边勾画自己觉得是重点的地方,每看一章就配合做1000题,将错题标注下来,这样过完一遍之后已经将近10月中旬了。第二遍我只看自己画的和书上已经标注的重点,再做1000题,然后继续用彩笔继续标注第二遍还做错的题。11月中旬买了风中劲草,但是那个太多了,我没背,就过了2遍,同时刷真题的选择题和1000题的错题,一天刷一套。进入12月以后,陆陆续续各种模拟卷就出来了,我只想说肖秀荣的4套卷8套卷必须买,其他的比如蒋中挺,任汝芬,米鹏,石磊等等你可以买来刷选择题。大题其实各位老师压得都差不多,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等模拟卷出来以后就开始背大题了,可能我政治敏感度差,大题很难背 想要背熟需要很多时间,我当时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在最后的20多天里肖4蒋5一起背,最后的时间可以说非常非常紧,所以导致我哪个都没背熟,最后上考场一看都是肖4的题但是由于背的不太熟答得也不是十分顺手,选择题我也觉得挺难,最后只有60分。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的趋势偏向于减弱对技巧的要求,转而加强计算能力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提升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每日至少投入3小时进行习题训练,并且要妥善整理错题集,以便随时回顾。首先,我们需要精讲知识点,重点加强对积分、极限等关键概念的理解,分阶段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全书或类似的阶段练习题,如1000题等资源来辅助学习。同时,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最后阶段要留出最近10年的题目,用于完整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最好是安排在上午,限定3小时完成。建议每次都能提前20分钟结束,以确保在实际考试中游刃有余。完成真题后,需要多次复习,确保全面掌握各类题型。强化阶段不宜拖延至9月中旬以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一开学就开始全力冲刺数学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我是从8月份才开始做的,开始做的真题,真题我一共做了3遍,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看答案是怎么翻译原文的,仔细琢磨一下句子结构,看看应该怎么翻译,这样进步也是很大的,而且对后面做翻译也会很有帮助。英语写作是我比较拿手的,以前高中时英语作文就写的不错,我觉得作文吧,首先,先不管你的文章内容怎么样,至少看上去要比较好看,字迹清晰,段落工整,最好是没有改动划掉的地方,看上去赏心悦目当然是最好的了。然后就是文章内容了,模板肯定是要背的,高分作文上面的必背模板要记熟,然后自己一定要动手练一练,平时做阅读理解时遇到的好的句子可以记下来,写作文的时候用,添一些自己的东西,只有模板肯定是得不了高分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子线路的学习,基础是关键。这门课程涵盖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个方面,每一个部分都需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比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概念,必须做到烂熟于心,因这些基础知识会在后续复杂的电路分析中频繁应用。
理解并掌握各种电路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也至关重要。例如,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二极管的整流功能,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等等。这些不仅需,更要能理解和运用。理解了原理,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游刃有余。
再者,实践操作和仿真也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凭实际动手做实验,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使用像Multisim这样的电路仿真软件,则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模拟电路运行,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解题技巧也不容忽视。电子线路的题目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和分析,熟练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能够大大提高解题效率。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的真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更好地适应考试节奏。
我强调的是持续的学习和复习。电子线路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寻求解答,不要疑惑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