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信息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地学信息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复习的过程中,政治的内容毕竟多而且杂,自己看很容易没有条理,陷入看一遍忘一遍的痛苦之中,有老师带着学会好很多的。大纲也不一定要买,可以选择肖秀荣的辅导讲义,这个有一本就行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东西,但是风和肖八肖四是必须要买的,至于时间安排我觉得是不可以晚于9月中旬的,前期熟悉大纲内容,做习题就可以了,大题这段时间可以不看,每天时间不宜过长两个小时,因为我时间太紧大纲到了思修就不看了,直接看的风,后期主要看风丛劲草(多数内容需要背下来的),这时候大纲当“词典”使用,肖八肖四要非常认真的做,肖四是重中之重,临近考试市面上会有很多模拟题什么的,有多少就做多少,最后把肖四全部背下来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太重要了,18年和16年一样,太多人倒在了数学上。个人认为数学高分具备两个条件:足够的题+强大的心足够的题:推荐使用李正元、范培华的粉皮复习全书,编写合理,难度适中,且配套练习题比较实用。其次,购买一本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口碑首选,没啥好说的;小题辅以660或者1000题,选其中一本足够;以上完成一遍后,梳理错题,自己再做一遍就可以着手系统训练。后期试卷使用:历年数三真题(重要性随着近年的难度上升而降低,题型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但是需要重视),合工大超越五套题(13-18),共创五套题(15-18),超越题目综合性强,且很多题虽然难但又不是偏题,很适合考研,有空多做几遍。如果觉得以上题量还不够用,《最后超越135》,李正元,范培华的《数学预测试卷》,李永乐《决胜冲刺6+2》均可以拿来练手。强大的心:18数学考研四道选择题在最后10分钟,猜对了三道题我会乱说。。。总之,遇到难题一定要淡定,如果你准备了很充分又觉得难势必对于别人来说也会很难,那种考数学提前交卷的不必理会,毕竟谁特么不会计算错了,难道真的不检查吗!大部分都是放弃了提前交的白卷。当然考试之前也可以锻炼下心态,比如拿张宇最后8套卷,4套卷来锻炼下小心脏。以上,仅供参考。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既是成功的关键,也是失败的源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关注两点:一是学会如何快速浏览与深度研读相结合;二是要能根据上下文推测文章的深层含义。起初,我在阅读方面同样表现欠佳,初次尝试真题后便发现自己成绩糟糕。于是,我决定深入剖析问题所在。以真题为例,我会先限时完成一次,接着仔细阅读,摘录生词,并全文抄写,留出空白自行翻译。然后对比原文,找出翻译中的不足并修正。同时,我会标记出复杂的句子、语法规则及短语等,若对文章理解不清,我会为每个段落标注大意。通过这样的逐步积累,我对阅读的理解逐渐加深,词汇量也随之增加,翻译技巧也得到了锻炼。此外,答题时,我倾向于先看问题和选项,再读文章。多数题目会针对某个段落,少数涉及全文。这种方法能让你更有目标性地寻找关键句子来找到答案,而这需要在实际练习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A的核心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可视化展示。数据采集是工作的起点,无论是遥感图像还是实地测量的数据,都需准确无误地录入系统。学习这一部分时,理解各种数据格式和获取方法至关重要。掌握GIS软件的操作,如ArcGIS或QGIS,是基础技能之一。
在数据处理阶段,要学会如何清洗、整合、转换数据,确保其质量和一致性。这部分需扎实的编程基础,Python和R语言是常用工具,能帮助自动化处理大量数据。空间分析是GIS的灵魂,需理解并应用距离计算、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至于数据分析,这是GIS的精髓所在。需掌握统计学原理,利用GIS进行空间统计分析,找出空间模式和趋势。比如,凭热点分析识别地质灾害高发区,或者凭回归分析预测潜在的灾害风险。
可视化是将复杂的空间信息转化为直观图形的关键步骤。需熟练运用各种地图符号、颜色和图层管理,使结果易于理解,便于决策。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参与实际项目,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多阅读相关论文,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也是提升自我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