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武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底肖八(肖秀荣八套卷)就出来了,肖秀荣的题目是中规中矩,经过1000题的训练,我选择题分数在38分左右,因为我还没看时政题目,时政也只要用肖秀荣的一本时政小册子就行了,把小册子上面的时政题做熟,足以。我搞完时政,选择题就在42分左右了,如果政治想冲刺80的话,肖八的大题也要挑重点背一背。12月,肖四出来,大题都尽量背下来。徐涛的小黄书在十一月底出,拿到书赶紧背,小黄书的答案比肖秀荣的答案要好,一样的逻辑清晰,背起来非常流畅,如果不放心不买肖四,我建议两个都买,对比着背,我就是这样的。其他的模拟题我都没做,没有时间了,我已经把政治里最精华的两大家资料用过,其他时间就留给了专业课。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考试出现了不少新颖的题目类型,主要的难题部分设计得相当规范,然而初期的选择填空题显得尤为棘手,个人的准备明显不足。大约从四月起,我开始了独立学习高等数学的旅程,仓促地在暑假前完成了初步的自学过程,期间尝试了李永乐的全书,但发现几乎无法解答,只能勉强阅读,内心焦虑无比。暑假期间,我继续深入自学,深感难度不小。复习过程中,我认真记笔记,这一做法极大地帮助了我整理思绪和理解命题者的视角。对于数学,绝对不能光看不动手,实践远比观看重要,做三遍胜过看一百遍。直到十一、十二月我才把全书完整地做了三遍,真题也重复练习了两遍,第一轮是按照考试模式,每天早上限时完成一套,这样的训练收获颇丰。至于模拟题,我大概只做了三套左右。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英语方面,其实我英语真的很差,之前的三年考了四次四级吧,都没有过去,所以,你懂的,得是什么程度,这里可能也可以激励那些英语底子可能不太好的同学加油哦!从三月开始给自己定目标,其实三月到五月我还是在背单词,每天背160词左右,早上早起一个小时,晚上复习,如此,然后加上张剑黄皮书的阅读,练练手,虽然错误率都非常高,但也坚持一天一篇吧,保持语感。(ps:这时候还得准备四级,天天几乎满课的状态,所以对于学校安排的课程则是能逃则逃)英语这个千万记得坚持,突击不太适合,然后我从五月下旬开始的真题,都是写阅读理解,先是写的97到04的,这样到七月份左右就差不多结束我的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底子确实比较弱,所以学的非常吃力,七月我的四级成绩向自己证明了没有白费功夫,我的四级也跟随着考研的准备过了。到暑假后虽然也会背单词,但是占用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且记忆起来也相对轻松许多,再加上做阅读时累积的词汇,看考研文章感觉清晰了点,这里有一个建议,大家做真题的时候可以弄一个本,摘抄词汇,美句,不仅可以让我们把我考研那5000多词汇哪类常考,而且美句的摘抄也为我们的翻译以及作文积累了大量素材。这个时候可以做05到13的真题了,如果精力还有富余的话可以给自己加量,我是一天一篇阅读,然后自己分析,自己试着翻译。真题一定要自己动手,不能偷懒,真题也需要重复做,好多同学会说重复做脸答案都会记得,但是你真的做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就这样一直到考研结束,(ps也凭借着考研英语的坚持,下半年的六级考试,竟然也裸考过了,虽说四六级与考研英语不同,但是还是有相通性的,但是考研英语还是要放在首位的。)这些都是我不得已而为之的,英语真的没法说,所以如果英语底子较好的人可以直接跳过去,但是可以给英语底子较差的一个参考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图学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它涉及到地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理解地图的基本原理,如比例尺、方位、图例等,是至关重要的。你需熟悉不同类型的地形图、专题图的制作与解读,以及GIS中的地图投影知识。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看地图,多动手绘制,实践出真知。
国土空间信息工程是课程的重点,它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操作和应用。你需熟练掌握GIS软件,例如ArcGIS或QGIS,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分析和输出。数据分析部分包括空间统计、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这些都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遥感技术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理解遥感图像的获取、处理和解析,以及如何从卫星或航空影像中提取地物信息,是这个专业的核心技能。对遥感,建议结合真实遥感图像进行练习,提升识别和解译能力。
再者,数据库管理和编程知识也不能忽视。SQL语言用于管理GIS数据,Python或R语言则实现自动化处理和高级分析。这部分需持续练习,不断编写代码,熟能生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关键。理论学习之余,参与实际项目,解决具体问题,能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你尝试参加学校的科研项目,或者自行找一些数据集进行分析,这样既能锻炼实战能力,也能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