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材料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避免机械记忆,也不要过分依靠预测题库。等到九月时开始看红宝书会更合适,对于文科生来说,即使红宝书出版后开始准备也不晚。在回答问题时,几乎没有地方需要你一字不差地复述原文,关键是要准确掌握概念词汇,语言表达得体,过分背诵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此外,不要过于依赖那些所谓的预测书籍。诚然,它们有时能命中一些题目,但依赖押题可能会帮助你达到分数线,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让你脱颖而出,因为仅仅过线是不够的。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三下学期前的寒假,这一遍就认真很多,一章一章的来,先重新看一章书,回忆一遍知识点,然后跟着老师上课,老师会讲很多实战内容,感觉特别好,然后再开始做对应这章的复习全书的习题,最后再拿复习全书的同步训练来测试一下,注意做复习全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做标记,哪个是一点都没思路的,哪个是有点思路的但中间做不下去的,哪个是计算失误的,后期第二遍的时候着重看前两种,还有做例题的时候一定要挡住答案,专门拿一个习题本子,认认真真的按照步骤写好,然后再去看答案,千万不要稍微想不出来就去看答案,否则后头还是不会做。这个阶段先不需要整理笔记,因为基本都不会。。但千万不要害怕,后期一定可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感觉还挺自信的,感觉基础还不错。开始的时候背考研单词,这个每天也花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是做做张剑的阅读理解。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这时候才开始做张剑的历年真题,单词还是每天照往常一样反复的背。每天早上一到图书馆,把单词书拿出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看完单词都将近10点了,直接影响了上午数学的时间,窃以为只要把单词搞定了阅读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天花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最多只能花一个小时,最迟最迟不能超过九点。背单词占用了一个钟的正式时间外只能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了,这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了,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单词是要一直坚持背的,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懂它的用法,一个单词派生出的各种形式都要会。个人感觉早上刚开始这一个小时内状态不是很好,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背单词背背作文比较好。到了十一月后才开始专攻历年真题,后来才发现晚了,因为英语真题是要反复多做的,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培养那种正确的解题思维。真题再做感觉做得还比较理想的,4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在30分以上的,做完后每一篇的每个句子、每道题都认真的分析理解过,还把它翻译出来,所以真题这样一遍下来花的时间也不少。到了十二月就开始背张剑的热点作文50篇,后来又看了作文,但是很少动手写,这样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写的真的太少了,作文水平也没多大提高,没有亲自动手练真的很难有质的提高,直接导致考场上慢吞吞一点一点的挤,真的很后悔当初偷懒没有坚持每天练一篇,作文这东西真的是讲究熟能生巧。到了最后也没多少天做模拟题了,总的来说还是模拟真枪实战太少了,没有找好实战那种感觉。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考研多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分子结构部分,理解并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如波函数、能级、电子云等。薛定谔方程的解是解析分子结构的关键,了解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晶格振动理论,能帮助深入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
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物理化学的灵魂,它们为分析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解Gibbs自由能、Enthalpy和Entropy的变化,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去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方法,是这一部分的重点。掌握相图的理解和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速度问题,包括速率常数、反应级数、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Arrhenius方程的应用和过渡态理论的理解需深度思考和实践。了解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也是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电化学部分主要涉及电解质溶液理论、电极过程和电池原理。理解Nernst方程,能导电解质溶液的离子迁移数,以及熟悉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电化学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实验则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多做模拟题,定期复习,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