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理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山大学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这是一门我一直感到困惑的科目,尽管许多人认为它相当基础,但我清楚需要投入时间来攻克。自从拿到考试范围后,我就为自己制定了规划,因为在主观题目上,大多数人都能答得还算可以,我认为唯一能区分高下的就是选择题。于是,我决定每天中午抽出时间研读政治。这算是提前努力的一种方式吧。九月至十月初,我系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涵盖了整个知识框架和关键点,也仔细研究了考试大纲,即便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我也坚持反复阅读,因为一次浏览往往无法产生显著效果。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精做练习题并细致研读大纲。经过这两轮学习,期望能有所提升,即使记不住所有细节,至少要掌握每个主题的大致内容。这个阶段,我依然保持着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每次都超出,原因是自己对政治缺乏敏感度)。进入十二月中旬至下旬,大量背诵政治知识变得至关重要,有时会背到反胃,后来发现论坛上的同学们也有同感,这才稍感安慰。这是一个逐渐筛选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扎实前进,更需坚持不懈。
考研数学方面:
想学好高数要下死功夫,早点复习还是可以的。高数四本书还是挺难啃的,最好先看了一遍,之后还做几个辅导书,我当时是做的高数十八讲(偏难),线代辅导讲义(个人感觉最好的考研辅导资料),做什么资料其实不重要,踏踏实实做完就行了。辅导书我只做了两遍,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做三遍然后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不要在意分,没有参考价值。要把真题中犯的一些低级错误的片段记到白纸上,记了大约有3张纸,每天拿出来扫10分钟的样子,这样的好处是当下次碰到类似的容易算错的地方时会很留心,后来证明这种方法对我确实有效果,但是偶尔也会犯一些新的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在十月份时,我启动了真题训练,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读。到了十一月,我开始专注于背诵作文,并逐步操练其他的题型,包括新题型、翻译以及完形填空。当然,阅读理解的练习不能间断。对于作文,由于我个人水平有限,不便多加评论,尽管有人说依赖模板可能得分不高,但如果全凭自己写却又错误百出,情况只会更糟。我的推荐是,别死记硬背模板,而应挑选精彩词汇和句子,融入个人的理解,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升级版来记忆。至于英语学习,我不主张做模拟题,因为其质量和题目设计与真题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专心致志地研究真题才是最佳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科目虽然看似独立,但实际上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现代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遥感主要涉及的是凭卫星或飞机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解释的平台。
对遥感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谱理论、遥感图像的形成过程以及各种传感器的工作机制。你需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如多光谱、高光谱和雷达图像,并能解析出其中的地物信息。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变化检测也是遥感的重点,这些都需你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学习则需你熟练操作主流的GIS软件,如ArcGIS或QGIS,进行数据采集、编辑、管理和分析。理解空间数据模型,例如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基础。在高级阶段,你会接触到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和地理建模等内容,这些都是解决复杂地理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理论结合实践。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了解基础知识,凭实际项目去应用所学,比如分析卫星图像,制作地图,或者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实习,这将极大地提升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复习,我推荐做历年真题,这不仅有助于熟悉题型,也能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这样巩固记忆,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