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化学学院应用化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政治复习并不建议过早启动,原因在于政治科目具有快速学习的特点,其主要的主观论述题内容集中,便于抓重点记忆(需关注肖八、肖四)。通常,肖八、肖四会在11月后发布,因此提前过多地投入政治复习可能会导致效率低下,白白消耗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我建议大约从8月开始着手做1000题,并重复练习至少三次。当考试临近,只剩一周时,我确实感到非常紧张,政治部分还没记牢,选择题也常出错。然而,压力越大,越要保持坚韧,直至考前两天,我把所有的政治知识点整理成了大约10个主题,思路瞬间明朗,解题也变得容易多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做模拟,不要因畏难就不去做,我记得当时有同学因为说张宇题难,就没有做8+4,但初试后发现,其实难题更考察的知识应用水平,我开始做张宇的题已经是11月底了,之前没有接触过张宇的任何资料,但是仍不妨碍做题。我做8套大概能有110—140,4套的话分太低了就不说了,嘿嘿,其实也没有多难,主要是运算步骤增加了,很多题目设了不少陷阱,所以,个人觉得,张宇的题还是很有必要做一做的,很能查漏补缺,并没有偏离基础。我一做选择我就感到了满满的套路,挖了很多坑,但只要基础扎实,还是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做模拟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定时,而且步骤尽量写完整,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挑几套出来定时模拟,要有上考场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真题的话2小时内基本要做完,模拟题的话也是,尽量要在2个半小时内做完,这样的话等你真正上考场了压力才不会太大。多做题,多查漏,这点应该可以通用。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分数并不出色。从三月起我就设定了目标,实际上直到五月份,我仍在专心致志地背单词,每天大约160个,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晚上再进行复习。同时,我也通过张剑的黄皮书进行阅读练习,尽管错误率颇高,但我仍坚持每天一篇,以保持语言的感觉。记住,学习英语需要毅力,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五月中旬,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主要专注于阅读理解部分,首先完成了1997年至2004年的题目,这样到了七月份,第一轮的英语复习大致告一段落。由于基础较薄弱,学习过程中倍感艰难。暑假过后,虽然我继续背单词,但所花时间明显减少,而且记单词变得较为容易。随着阅读积累的词汇增加,我对考研文章的理解也逐渐明朗。在此,我建议大家在做真题时准备一个笔记本,记录生词和精彩句子。这不仅有助于掌握那超过5000个常考词汇,还能为翻译和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此时,你可以开始做2005年至2013年的真题,如果你有额外的精力,可以加大训练量。我坚持每天一篇阅读,并自行分析和翻译。务必亲自动手做真题,不可偷懒,而且真题需要反复练习,即使你知道答案,实际操作时的感受会大不相同。一直持续到考试结束,这些都是我根据自身情况不得不采取的方法,因为我的英语水平实在有限。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人,你可以直接略过这段,但对于基础较弱的人来说,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化学部分,理解和记忆是关键。这包括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化学问题中。例如,理解氧化数的变化规律对解决氧化还原反应题目至关重要。定期回顾和做题强化记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有机化学需你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如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反应,这些都是常考点。我建议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帮助记忆,将每个官能团的转化过程可视化,这样更清晰地看到反应之间的联系。
再者,物理化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动力学速率方程等都是重要考点。这部分内容抽象,但理解了背后的物理意义,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会推荐使用实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合,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题能力。
实验技能也是考察的一部分。虽然不是笔试内容,但在面试中可能会被问及。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了解其原理和步骤,能显示出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的全面理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系统性和针对性。系统性是指要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复习,确保没有遗漏;针对性则是按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找出常考点和难点,集中精力突破。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很重要,保持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