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质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河海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质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河海大学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在北京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复习无懈可击,顶多也就比我高出几点。如果把这些时间投入到数学和专业课程上,你的提升将远超这些分数。我在九月的后半段启动复习(其实十月开始也完全来得及)。内容确实不少,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减轻一些压力,保持适度的学习强度。我会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那本俗称“红宝书”的资料,我的方法是:第一次快速通读,不做笔记;第二次对照历年试题标记关键点;第三次则是反复记忆那些标记的部分。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不过今年他的预测题命中率不高,所以押题不能过于依赖。
专业课程方面,我整理了一份升级版的笔记,并且尝试边背诵边默写,同时回溯课本知识。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可以大致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让自己心中有数。
至于政治,现在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遇到错题要多加温习,确保真正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词汇的记忆必不可少,初期的重点主要是积累词汇和阅读训练。英语的进步并非一日之功,短期内可能难以显现成效。新出现的题型,如选择段落小标题或辨别人物观点,相对较为容易,算是送分的部分。完形填空通常有二十道题,满分十分,却是英语考试中得分率最低的部分,因此常被安排为最后完成的题目。根据历年的真实试题,无论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通常四个选项A、B、C、D各会出现五个,这在面对犹豫不决的选择时可作为参考依据。对于写作部分,英语小作文通常是书信等实用文体,而英语一大作文则常常以漫画为题材。起初可以适度练习,但在最后三个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构建个人的独特写作模式。如果你觉得自己英语水平有限,可以让同学帮你修改草稿。当然,背诵一些优秀范文也很重要,小作文和大作文各准备十篇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地球化学这个科目,需理解其核心概念,它主要研究地球系统中元素的分布、迁移、转化规律以及与地壳形成演化的关系。基础理论部分,如元素周期表、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岩石的化学成分等,都是必考的内容。这部分需扎实记忆,并能灵活应用。例如,掌握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能够帮助理解和解释地球内部的各种化学反应。
地球化学的过程和机制是另一个重要的复习点。这包括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如板块构造理论、地幔对流、地壳循环等。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环境地球化学,比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知识,也是考试的热点。
再者,实验地球化学不容忽视。实验室技能,如样品采集和处理、同位素测定、元素分析等,不仅会出现在理论题中,也可能成为实际操作题的一部分。尽可能多地实践,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及步骤是非常关键的。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重要。凭阅读教科书和相关文献,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和科学原理。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这样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凭与同学交流,碰撞出新的思考角度,深化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定期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自己,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