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所用参考资料: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本人是理科生但是对政治感兴趣,个人感觉政治考高分跟平时积累的基础有很大关系(这里指非考研时间),到暑假甚至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都来得及。复习方法9月到11月,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刷1000题,由于我政治知识底子比较好,所以采取的方法是分章节先刷题,后看书,将错题回归到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然后再将该知识点整理成一句话的形式,打成word到后期重点看,这样过滤了很多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节省时间。选择题大概就是这个套路,多总结知识点。11月底开始准备大题,完全就是跟着肖8肖4了,买到资料后过了一遍肖8的绿体字部分,然后就一直背肖4了,全文背诵,背了3遍就上考场了。至于真题,因为时间问题所以就没有系统去刷。总得来说,选择题部分主要靠自己多总结,大题部分一定要跟肖4肖8,不必多说。政治是一门付出了就能提分的科目,主要发力期在最后一个月,大家尽量在前期把精力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否则会手忙脚乱。我是十月末正式开始复习政治,有些吃力,大家还是尽早,每天看一些,后期会轻松许多。
考研数学方面:
在这个提升阶段,主要目标是提升数学技能和解题能力,以符合考研的标准。我仔细研读了三本书: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的高等数学篇,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以及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例题精讲》,每本都精读了三次,并且做了详细的笔记,特别针对关键难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同时,我全力以赴地完成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之后又对其进行了深度剖析。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也专门收集并进行了反思和整理。进入12月,我逐渐减少了在数学上的学习时间,通常上午8:30到11:30会专注于第二次做数三真题(按章节进行),同时复习全书或强化自己弱项的部分。每周我会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两次模拟测试。在考试前,我已经完成了第二轮真题训练,并再次浏览了全书。最后的一周,我主要回顾了重要的公式和定义。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可以说是场持久战,从开始到结束,哪一天都不能落下。前期主要任务是背单词,根据个人情况列个计划每天背多少页然后照着来,因为后面要做阅读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前期任务量稍大一些。书上有部分真题里的长难句,有时间建议好好看一下,对于后面做阅读很有帮助;第二天背新单词之前复习一下前一天背过的,根据熟练程度区别标注一下,方便后面巩固,每个周或者每个月都拿出一点时间来回顾检查之前背过的,不断地检验背诵效果以及时调整计划,背单词不在于多,而在于效果。单词前前后后大概刷了6.7遍吧,前面几遍刷的慢没关系,后面会越来越快,而且做阅读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单词的重要性了,英语的准备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所以单词一关必须打好基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晶体结构、相变理论、扩散、固态反应等多个核心领域。在晶体结构部分,理解并能熟练应用布拉格定律来解析X射线衍射图谱至关重要。掌握不同晶体缺陷(如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的性质和影响也是考试的重点。
对相变理论的理解需深入到原子层面。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是分析相平衡和相变的基础,要能够运用这些原理解释各种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行为。特别关注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等复杂系统的相图理解和解析。
再者,扩散是材料改性的重要机制,了解扩散的基本理论,比如Fick定律,以及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如渗透法、扩散偶法,对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固态反应,特别是界面反应和扩散控制的生长过程,也是常考点,这部分需理解并能描述反应的动力学和机制。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以教材为基础,配合高质量的习题集进行巩固。理解重于记忆,尽量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例如凭实验数据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后期的复习非常有帮助。
模拟试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它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还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可能的话,找一些历年真题来做,这样更能把握考试的难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