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苏大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选择跨专业考研的朋友,尤其是从理工科转向文科的同学,切记不可低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这一点至关重要。无需过早开始复习政治,九月至十月启动已绰绰有余。政治的本质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即使投入不多,也能凭借深厚的底蕴展现出持久的力量。然而,理科背景转文科的考生,你们必须认清自我,扬长避短。面对众多对手明显的优势,你们需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提前开始政治学习,大纲要多读几遍,模拟试题要多做几套,预测卷也要多背诵,甚至练习书写,这些都是你们不可或缺的步骤。在借鉴他人的备考策略时,首先要自问:我与他们的处境相同吗?目标一致吗?要求相等吗?若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请采取最稳妥的方式,付出最多的时间,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扎实可靠,不让这个弱点成为你实现梦想途中的绊脚石。
考研数学方面:
首度复习高等数学时,我推荐使用经典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粉皮本),对于线性代数,则选用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阅读的同时同步解决习题,坚持独立思考,即使查看答案后,也会重新独立计算以巩固理解,绝不依赖捷径。我还习惯在书旁标注解题步骤和关键点。如果可能,这两本书最好能通读两遍。我每天平均投入约5小时于数学学习。然而,一轮过后,早期内容难免有所遗忘,所以在第二轮,我侧重通过练习题来唤醒记忆,提高技能,选择了660题,并在做题前梳理章节知识点,这有助于深化基础概念的领会。
进入后期的一个月,我每天上午专门做一套数学试题,交替使用真题和模拟题以适应不同的出题风格。熟悉真题能有效掌握常考重点,但难以覆盖所有知识点,这时,模拟题的预测功能就显得重要。我挑选了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预测卷中的10套来做,其中涉及的差分方程题目,在之前的预测题中已多次练习,因此答题时非常流畅。级数部分我一直存在短板,却心存侥幸未加弥补,导致考试时遇到相关大题只能凭空想象,颇为艰难。到了复习后期,真题得分稳定在135分以上,模拟题则保持在120分左右。
面对遗忘的内容,我会抽出时间专项复习。做模拟卷时遭遇挫折是常态,我通常每隔几天的综合训练后,会用一天来填补知识空白。如果时间更充裕,我会增加更多模拟题的练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熟练程度还需提高。总的来说,考研准备应尽早开始,而非拖延。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底子尚可,大学期间似乎一直在依赖高中时期的积累。四级和六级虽已过关,但暑期初试牛刀,钻研96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时,发现阅读理解频繁出错,完形填空也常失分过多,不禁倍感尴尬。那时我还以为英语是我的强项,不容忽视。于是决定专攻提升,开始练习阅读理解150篇,然而几篇文章下来觉得内容较为偏颇,内心挣扎后,决定一心一意回归真题。从96年开始,起初并未计时,大约两天做完一套,专门留出下午的时间给英语。那时我不追求速度与完美,只期望深入理解文章,提升准确率。我记得真题的引言中也提到了方法,首次接触真题的目标是理解句子,积累生词。高频词汇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复杂的长句我会在脑海中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因此做题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查阅解析。忘了提及,记单词是必不可少的,早在大三下学期我就开始了每日早晨七点起床,用新东方无序版单词书每天学习一个单元,晚上再复习一遍。由于是初次记忆,晚上多半会忘掉一半,但如果不复习,次日早晨就得重新背诵。就这样,每天学习新单元,复习旧单元,第一个循环用了两个月。第二个循环,每天学习和复习两个单元,经过两次,大多数单词都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第三次再从头至尾过一遍,尤其关注之前标记的重点且仍然记不住的难词。直到十一月,我每天至少花费四十分钟背单词。对于英语,我只专注于真题训练,从96年至04年的基础版,到九月份已经完成了两轮,每句话都在脑中翻译,如此这般,阅读和完形填空的成绩逐步提高。然而初次尝试05年的真题,我对新题型毫无经验,结果惨败。这让我对新题型产生了忧虑,几年的反复练习,成绩好的时候只能答对四个,状态不佳则全错。于是购买了新题型的专项书籍,做了几篇,慢慢找回了手感。至于作文,准备得相对较晚,暑假间断地背了几篇,之后未持续,直到十一月份才开始动手写了两次,发现自己词汇匮乏,甚至有不少单词拼写错误,这才对作文感到紧张起来。提前准备总是明智的,不仅需要背诵,还要亲自动笔,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否则到了最后,满篇错误难以改正,评卷老师看到基本错误也会对印象打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反应工程等多个领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首要任务。例如,流体静力学中的帕斯卡定律,动量传递中的牛顿粘性定律,热量传递中的傅立叶定律以及质量传递中的分子扩散和涡旋扩散等,这些都是构建整个化工原理知识框架的基础。
掌握计算技巧至关重要。化工原理中大量的计算题需熟练运用各种公式,如管路阻力计算、换热器的热负荷计算、塔设备的操作计算等。这些都需凭大量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我建议使用历年的试题进行模拟训练,参考教材和辅助资料解析答案,理解每一步计算的逻辑。
再者,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化工原理的很多知识点都联系到实际生产过程,比如蒸馏、吸收、干燥等单元操作。理解和分析这些过程的工作机理,能够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找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参加实验室的实践活动,提升自有的工程思维。
画图和图表的理解也很重要。像是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图,流程图等,它们能直观地展示出化工过程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掌握如何正确绘制和解读这些图,对理解复杂的化工系统大有裨益。
要注重团队学习和讨论。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问题,既能互相启发,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困难要有耐心,面对挫折要有决心,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化工原理的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