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外历史学院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9月20多号收到书后打算从马原开始看,看了几页发现不仅看不进去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于是开始找辅导班,马原部分我基本放弃了大纲,然后做相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后期大概只完整的翻过一遍大纲解析。刚开始复习毛中特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老师讲课,会讲很多毛爷爷的故事,然后看大纲做1000题,做1000题的时候我都是用铅笔做题,对过答案以后把错题的答案擦掉方便后面重做,这样完成了政治第一遍的复习。因为觉得自己马原复习的还不错,所以第二遍复习直接跳过了马原从毛中特开始,每天看1-2章的毛中特再看1-2章的近代史,同时把之前1000题里的错题重做一遍。完成第二阶段的复习就差不多到12月了,最后阶段主要以看肖秀荣时事小册子、研究真题、做背预测卷为主,市面上比较热门的预测卷上的选择题我都做了一遍(大部分都不像真题的感觉啊,不过就当巩固知识点了),然后按模块把近十年的真题选择题做了一遍,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着大纲查漏补缺,这样差不多又过了一边大纲。考前也最好看一下真题里大题的解析,知道答题的套路。因为时间不够用,只背了一套肖四就上考场了,但今年的大题我也差不多都用肖四上的答案套上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文水平有限,尤其在新题型、完形填空和写作方面缺乏投入,因此在这几个部分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提升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词汇,当下就能开始每日坚持1至2小时的单词记忆。接着,深入研究历年真题,一篇阅读理解耗时4小时甚至更久来细细剖析也不过分。需要琢磨每句话的意义,了解文章的整体主旨和各段内容,探究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关联,找出转折点——这是出题者常常设置考点的地方。同时,通过特定词汇感知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些都需要不断思考。对于每道选择题,不可草率对待,做完后不应立即查看答案,而应参照张剑的黄皮书解析,深入理解。建议首次尝试限时完成整套试卷,即使超过时间也无妨,之后再仔细分析文章,然后分析题目,反复练习,直到你对分析过程无法再有新的洞见,此时可参考张剑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
新题型并不复杂,无论是选句填空还是篇章排序,关键在于依据语境线索,特别是并列段落,常有明显的并列关系。注意关键词的重复以及上一段末尾出现的新概念在下一段中的展开讨论等。务必亲自动手解题,深思熟虑,投入越多,收获越大,知识才会内化为己用,考试时才能独立得出准确答案。
至于作文,我个人的写作能力较弱,表达显得稚嫩。推荐作文薄弱的同学背诵海天的28篇范文,尽早购买去年的版本,多背几遍,并尝试撰写真题作文,仔细校对,检查语法和句子结构的问题。
翻译部分,只要阅读能力和词汇量跟上了,通过反复练习真题的翻译,也能逐渐提高。完形填空相对而言较为次要,我在本次考试中表现尚可,主要是运气成分,因为试题比较简单。若时间紧张,这部分可以适当舍弃,重点放在阅读理解、新题型和作文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全球历史的主要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理论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化和社会变迁。你需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脉络有清晰的理解。对这一点,我建议从宏观到微观,先把握历史的大框架,再深入到具体细节。参考《世界通史》等经典教材,构建自有的历史时间线。
理解和掌握历史理论是关键。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还是现代化理论,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我会定期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以提升理论素养。
再次,分析和解读史料的能力是历史学科必不可少的技能。在复习中,我特别重视对原始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凭阅读和解析这些一手资料,不仅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能训练批判性思维。我建议大家找到一些重要的历史文档或条约,尝试自己去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不要忽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虽然考试主要围绕世界史,但中国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其在全球历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了解中国历史,有助于你更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读-思-练是最有效的。大量阅读是积累知识的基础,深度思考能帮助你形成独立的观点,练习则能检验理解程度。我经常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体系,并凭模拟试题来检测学习效果。讨论也是提高的重要方式,与同学或者老师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