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江大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高数的过程蛋是好疼的,因为有的部分根本看不懂,就学了一些很有用的结论,或者是关于做题方法类型的,或者是对于课本定理的理解加深的,我把这些都抄下在笔记本上,过个三五天,把具体题解忘了后,再试图用这些方法做这些题,不会做又继续看,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完全会做了为止。完成这个过程后,全书第一遍就感觉无压力,很轻松做得。课本有些例题和课后习题里会证明一些很有用的结论,这些结论在做题的时候很有用很方便,因此特别注意记忆。最后花了快两周的时间做了660题,因为那个时候主要在攻专业课,考试时间也快到了,一天也最多只能做两三个小时,所以比较仓促,没有很好地反思总结,没有达到做的目的。真题一天一套,也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不过有前面很扎实的基础,完全不虚。因为前面反复做题,大部分题是很熟练的,所以做起真题等各种题的时候是可以很快的,考试的时候完全可以做完。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部分,我想特别提一下。从九月起,我开始研读王江涛的作文书籍。首先,我浏览了过去的真题作文,如果时间充裕,我会先尝试自己撰写,之后再参考王江涛的分析;若时间紧迫,我会直接学习并记忆范文,但并非全文照搬。我会将这些真题按照类型整理,并着重积累精彩的词汇和语句。临近考试时,我会为每种类型准备一个模板,并掌握一篇适用于小作文的基本框架。实际上,提高作文分数的关键在于日常积累。阅卷老师见过太多模板化的作文,只依赖模板是难以获得高分的。因此,我建议在运用模板的同时,结合阅读中遇到的好句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它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和振动理论等多个方面。在我备考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步骤。
对静力学部分,关键在于理解力的平衡条件和力系简化。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三大力矩原理和静力学公理是必备技能。空间力系的平衡问题也需重点关注,尤其是对力矩和力偶的理解以及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动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核心,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则需深入理解和大量练习。对二体问题、多体问题,特别是质心运动和相对运动的分析,要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转换参考系。
再者,振动理论中,简谐振动是最基础的内容,包括自由振动、阻尼振动和强迫振动等。理解振动方程的解法,如特征根法、拉普拉斯变换等,对解决复杂振动问题至关重要。波动理论也是重要的一环,波的传播特性、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要能理解并计算。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做题和实践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尝试解决各种类型的例题,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进行限时练习,有效提升考试时的压力应对能力。
我还发现,定期复习和整理知识点非常有效。凭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将学到的知识点系统化,这样不仅帮助记忆,还能在复习时快速定位到某个具体知识点。
与同学讨论和教师教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理论力学有时会涉及到抽象的概念,凭他人的解释往往能有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