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语言资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的政治复习启动相对较晚,大约是从十月中旬开始。对于主观题目,我主要依赖于肖秀荣的1000题,重复做了两次,还有肖8做了两遍,以及肖4和任4的大题各看了一遍。在背诵部分,我着重记忆肖四的大题多次,同时掌握了徐涛的20个必背关键点。至于任4的大题,我用它们来作为额外的学习材料。今年的政治考试,除了全球化那道题稍显不足,其他都在我复习的范围内。
我个人认为,考试大纲,也就是俗称的红宝书,涵盖的内容过于繁杂,实际帮助有限,虽然我购买了但并未深入阅读。一般来说,政治分数的主要部分是由选择题决定,通常是选择题得分的两倍。有人主张主观题可以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是文科背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背诵经验,这种方法或许可行。而对于像我这样的理科生,我推荐尽早着手准备。在初次学习参考资料时,注意关注可能的大题考点,到做肖1000题时,可以大致浏览大题及答案,肖8则需要熟悉大题的答案,而肖4的大题答案必须倒背如流。我记忆力欠佳,因此在背诵时我会提取关键词并尝试默写重要信息,以便加深印象。
随着复习的推进,政治所需的时间会逐渐增加。我倾向于早晨和晚上大声朗读和背诵,利用碎片时间回顾客观题的知识点,以此巩固记忆。有些同学可能会焦虑,觉得时间不够,还没背完所有政治内容,但请不必过分担忧,政治成绩不会成为你考研路上的绊脚石。设定好自己的目标,比如期望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得分,然后规划好学习时间和进度,你会更有条理地应对。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方面,今年的考试难度相对较低。依照学姐的建议,如果你的英语基础尚可,无需在这门科目上投入过多的时间,最好将重心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我在词汇学习中,浏览了一遍朱伟的《恋练有词》,但最终记住的单词并不多,之后又熟记了《红宝书》的词汇,当然,《新东方乱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挑选哪一本并不关键。同时,学习单词的过程中,你也可以尝试理解并解析复杂句子,尽管我个人没专门看这部分内容,自认为长难句掌握得还可以,但建议大家还是系统学习一下,听说这对于将来阅读英文学术论文有很大帮助。当单词和长难句达到一定水平后,便可以开始着手历年真题,从1997年开始,真题需要多次练习,不必担忧记住答案的问题,重点在于深入分析,不断钻研,我到了后期的程度是仅凭一道题目就能确定正确选项。对于阅读理解,我也整理了一套答题策略。至于作文,我大约背诵了《高分写作》中的20篇必背范文两到三遍,今年的大作文与其中一篇颇为相似,所以我写起来较为流畅,然而这也存在风险,可能会与其他考生的答案撞车。特别提醒,千万不能依赖模板,尤其是在北京地区考试,很可能被判定为雷同试卷。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它涵盖了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例如,要理解并区分音素、音位、词汇、语法等基本元素。对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要有深入的认知,比如语言的历史演变、方言差异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非常重要,如田野调查、实验法等。建议大家多看经典教材,如Chomsky的《Syntactic Structures》,并结合实际例子来加深理解。
《中国语言基础》则更侧重于对中国语言的深度剖析。这部分需扎实的古汉语基础,熟悉汉字的发展历程、构词规律以及古代诗词的格律等。对中国各地方言的了解也不可忽视,这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的地域性差异。对现代汉语的规范使用,如标点符号、成语应用等,也需重点关注。推荐阅读《马建忠现代汉语教程》和《古代汉语》等书籍,配合实践练习,如翻译古文、解析方言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王道。对理论知识,理解其内在逻辑比单纯记忆更重要;对实例分析,尝试自己做案例,增强动手能力;对难点,反复推敲,不断提问,直至彻底明白。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凭模拟试题或参加学习小组讨论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