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江大化学化工学院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江苏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到十二月,我的复习重点是阅读书籍,并回顾之前在石磊老师和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中所犯的错误。十二月份,我开始尝试各种版本的模拟试题,像许多人那样购买了肖秀荣老师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特别是四套卷。对于八套卷,我专注于解答选择题;而四套卷,我深入理解和掌握了所有内容。直到考试前夕,我已经做了大量的选择题,尽管在考场上的表现仍有部分依赖猜测。虽然成绩并不突出,但我感到满足,毕竟这是在北京,阅卷标准非常严格,但庆幸的是,我达到了要求。我个人推荐认真研读风中劲草,用心去理解,其实效果可能比死记硬背更好。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那些打算重拾英语并寻找入门感觉的人,我推荐选择不太复杂的阅读材料,不必过于深入,只需做一些练习,查看答案,并理解错误的原因。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的阅读教材,每部分包含四篇阅读和一篇新题型,前三篇相对简单,第四篇较为困难。这并不是说它是最好或最坏的选择,只是作为初期训练的一个阶段。我在八月开始做1991年的真题,一直到2000年前的,以此作为基础练习,因为它们比其他市场上的资料更为可靠。首先完成一套题目,计算正确率,然后分析错误选项的成因。我一直做到2002年,然后回头再做一遍。
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大致在原文上记录含义,再与标准译文对比校正。这个步骤确实耗时,但确有其益处。刚开始翻译时可能会感到句子结构的困扰,但坚持下来,经过几年的磨炼,你会收获颇丰,同时也锻炼了翻译技巧,无需额外花时间专门练习。在完成了1992年至2002年的翻译后,我接着做2003年至2008年的真题,流程相同,但在翻译上变得更加轻松,尤其是到了2005年后,只需标注一些复杂长句,翻译准确度显著提高,看阅读理解的答案也更加顺畅。我保留了最后三年的试题,打算在最后一个月进行自我评估。
第二轮结束后,你会发现第一轮的答案已经模糊不清,因此可以安心地再次尝试真题。此外,这一轮还要重点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以及错误类型。同时,要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第三轮时,浏览文章就能快速构建框架,继续做题。事实上,如果每天都专心投入这些工作,再加上词汇记忆,时间会过得很快。所以尽早开始真题练习并无害处!
最后一遍,我会大声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这样能增强阅读感。最后一点,即使在专注于写作的最后一个月,也不能忽视阅读,因为你对真题已经比较熟悉,至少每天要读一两年的真题。这个准备过程可能费神且短期内看不到显著进步,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备考经历及最终成绩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化学,它是化学的基础,主要研究非碳元素及其化合物。核心内容包括周期系理论、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等。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握好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这对理解和预测各种化学反应至关重要。配位化学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性、晶体结构等内容也需深入理解。对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物理化学,它更偏向于理论和定量分析,主要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等内容。热力学三大定律是基础,需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动力学部分要理解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概念,能够解决实际的反应速率问题。统计热力学则需一定的数学基础,但理解微观粒子的行为和宏观性质的关系是关键。电化学部分,电池原理、电解质溶液理论等都是重要考点。学习物理化学,我推荐先理解概念,再凭公式推导加深理解,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高解题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教材结合辅导书,两者相辅相成。教材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辅导书则通常会给出更多的例题和解析,帮助理解和应用知识点。定期的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帮助及时发现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伙伴也是极有帮助的,你们互相讨论,共享资源,甚至进行模拟考试,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