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能源动力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一开始就要去全身心去进行。我感觉政治看进去还是很有意思的,大家不能抵制政治,更不要害怕,因为只要用心复习,方法得当,政治是提分的科目,特别是北京这样政治极旱的地区。这点务必注意!!!我是从九月份开始看的,不过我感觉从九月份开始的话有点紧,所以建议八月份开始每天不用多,晚上投入两小时就行,书的话不用多,课本不用看,真题不用看,只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做完后风中劲草的核心背诵,看一章做第二遍的一章1000题,这些完事儿后开始做肖八和肖四,肖八和肖四选择题整会了,大题只背肖四就行,一定要背熟。有时间的话多做几套模拟题。
考研数学方面:
在10月,我启动了模拟测试,入手了李永乐的440题集。这套题里有些难度偏大的异类题,我觉得不太可能出现在真正的考试中,就跳过了,其实是我自己不会做。然而,选择题和填空题设计得很精妙,每一题都涉及多种概念,能够训练你的思维灵活性和关联性,鼓励你探索各种解决方案,所以这些题目应该特别重视。剩下的普通题目虽然看起来基础,但并不棘手,只要静心去做,就能解决,无需恐慌。
在通读一遍复习全书后,我深入研读了张宇的36讲(部分内容略过)。随后,我进行了第二次全面复习,并重新梳理了一遍习题,渐渐体会到了知识的脉络和结构,这显然得益于之前的扎实学习。错题往往暴露出我们常犯的错误和难以掌握的地方,可惜今年我未能充分利用错题资源,后期过于热衷于刷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提前开始了英语复习,并且执行得相当有效。从大三下学期起,我遵循艾宾浩斯记忆理论,每日学习1个词汇列表并不断回顾以前的内容,一个学期下来,我掌握了基础词汇。对于超出范围的部分,我看了一遍但未能记住,就选择放弃了。针对一些难以记忆的单词,我会利用有道词典,在使用手机时顺便浏览,以此帮助记忆。暑假期间,我正式开始做张剑的150篇练习,但由于假期较短,只能间歇性地完成几篇,错误率高达3个或以上,但我并未过于担忧。期间我还购买了考试虫的长难句教程,可惜一页未翻,深感遗憾。进入大四,尽管课程繁重,我还是坚持复习单词书,并完成了约20篇张剑的练习,随后立即转向真题(从2007年开始的题目)。在复习过程中,我对真题进行了大约两到三轮的精读,确保理解每个句子,相较于150篇,真题显得更为正规,做起来更加流畅。这时,我已经大致复习了五遍单词,能记住80%至90%。考前,我完整地做了几套模拟题,背诵了黄皮书中的作文模板及常用句子。有人建议持续阅读和保持单词的记忆,但由于时间安排,我在12月的确有大约半个月没有做阅读。坦白说,直到考试前夕,我都觉得自己准备不足,差距很大,心里没底,不过还是决定试一试。幸运的是,今年的英语考试难度不算高,除了最后一篇阅读有些费解,其他部分我觉得还算顺利。
考研专业课方面:
我想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工程力学的基础主要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两大部分。静力学主要研究力的平衡,如三力平衡原理、力矩平衡等,动力学则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等内容。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动力源泉,必须扎实掌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非常有效。凭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例如,在分析桥梁结构的稳定性时,运用受力分析的知识;在探讨风能转换系统的工作原理时,动力学的理论就能派上用场。这样的实践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再者,对复杂的问题,学习使用工程力学的一些高级工具也是必要的。比如,有限元分析在解决非均匀应力分布、动态响应等问题时非常有用。虽然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但凭逐步学习和练习,我能逐渐理解和应用。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我会定期做一些习题和模拟试题,以此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参与课堂讨论或小组学习,凭与他人的交流,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拓宽思路。
保持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需有耐心去钻研,有决心去克服困难。遇到不懂的地方,积极寻求帮助,不怕失败,勇于挑战,这是我在学习工程力学过程中秉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