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考前准备期间:今年的肖四比以往提早出现了,我特意查了一下淘宝的购买记录,发现它在7号就已经寄出了。拿到肖四后,我每天都坚持做一套选择题,由于题目中有不少重复,因此大部分人的得分相对较高。对于肖四,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彻底掌握,不仅要理解为何选择某个答案,还需探究其他选项为何不正确,是因为表述有误还是与题目要求不符?如果不符合题意,那么正确的表达应该如何呢?这段时间,我仔细研读了两遍肖四,并且重新复习了一遍肖八。一旦遇到我不熟悉的知识点,我会查阅小草笔记,如果没有,我就对照大纲学习。接下来就是反复的记忆过程。
考研数学方面:
在我看来,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可以这样安排:首先,你可以浏览教科书以掌握基本概念,同时努力将知识连贯起来。很多同学推荐观看张宇的视频教程,据说既趣味性十足又易于理解,如果觉得课本难以消化,不妨试试看。首次通读课本时,务必尝试解决一些基础习题。接下来,进入第二阶段,开始攻克《数学全书》。即使初遇难题感到困惑也不必慌张,因为这很正常。关键在于理解和记录你不明白的部分。这一阶段,建议利用随书附赠的分级测评题进行同步练习,每学完一节就做相应的测验题,我发现这种方法挺有帮助。不过,分级测试题量较大,你可以按自身时间和能力来选择完成数量。第二遍研读《数学全书》时,你会发现自己进步明显,耗时较短,并可接着完成之前未做的分级测评题。经过这两轮,《数学全书》中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策略你应该大致掌握了。此时,你需要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例如《660题》或张宇的《1000题》,不断重复训练,培养解题直觉。大约在十月尾至十一月初,开始做历年真题。张宇建议做30年的真题,但我觉得最近20年的就足够了。做真题时,尽量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第一次不必严格限时,关键是确保每个问题、每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都彻底理解。第二次做真题的目标是力求满分,且要在2小时内完成。真题完成后,可以挑选一些预测卷进行练习,如李永乐的《6+2》、张宇的最后四套卷或合肥工大的试卷,不必全部做完,选做几套即可,难度较高是常态。最后,在考试前一周,挑两套李永乐《6+2》中历年真题混合编制的试卷,严格依照考试时间来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中差不多真题全部过完了一遍,接下来真题第二遍,这时候主要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和每一个选项的题型,一般都是细节题,要在不看解析的情况下找到题目正确答案的出处,不断总结,真题其实你做多了你会发现也就那么回事,都能在文章中早点出题的点。这时候也是做套卷,安排每四天解决一套真题(9套卷子,第一天做,第二天看阅读1、2,第三天看阅读3、4,第四天看完形填空和翻译,这个时候要保持做陌生阅读题的手感)。你这时候做题目肯定会记得答案,因为第一遍很认真去理解题目,没关系,这个阶段我们主要理解出题思路(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你看着每道题目你能知道这是什么类型题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自动控制原理涉及到许多基础术语,如系统、信号、反馈、稳定性等。这些概念构成了整个学科的基础框架,对后续的学习有深远影响。我建议花费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它们,凭阅读教科书和相关文献来深化理解。
掌握数学工具的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等。特别是拉普拉斯变换和根轨迹法,是分析控制系统特性的常用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做相关的数学练习题,以确保自己能熟练运用这些工具。
再者,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不容忽视。理论知识需凭实践来巩固和深化。我经常凭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设计控制器或者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来检验我对理论的理解。这不仅提高我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能我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际应用价值。
模拟仿真也是重要的一环。MATLAB的Simulink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帮助直观地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凭模拟,我直观看到不同参数设置对系统行为的影响,这对我理解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非常有帮助。
团队讨论和个人反思同样重要。我会定期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难题,互相启发,这往往能带来新的思路。我也习惯于定期回顾自有的学习过程,思考哪些地方理解得还不够深入,哪些地方需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