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机电学院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仿生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起步不必过早,文科生可以从十月着手,理科生可稍提早准备。预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个好主意,因为这个部分的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政治复习的理想时机是从九月开始,切勿拖延至后期,那时可能会来不及。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套肖秀荣的练习题,并且阅读他的相关著作。重点应放在选择题上,因为这是区分分数的关键,主观题往往难以显著提升分数。对于不喜欢背诵的同学,务必仔细研究肖秀荣的八套卷,而四套卷则必须熟记于心。想要取得优异成绩,就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我自己也不太喜欢死记硬背。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方面,我在暑假期间仔细研读了李永乐全书两遍,大约解决了书中四分之三的题目,能够独立且准确地解答。于是,九月份我的重心放在了那些初次复习时感到困难或易出错的剩余20%题目上。接着,在十月至十一月,我专注于历年真题的演练,完成了十年的试题,每周大概做一至两套,有时只做一套,因为那时课程和政治学习也占据了时间。暑假期间务必给予数学和专业课足够的重视,以免开学后感到压力过大。每次做完试卷,我会根据答案给自己评分,并针对错误的部分追溯相关知识点,通过全书的练习来巩固。初期犯错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忧,关键是要确保同一知识点的错误不再重复出现。到了十二月直至考试,我对基础知识已有牢固掌握,这个阶段主要是复习和弥补之前的遗漏,将之前做错的题目重新梳理并解决。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三月一号开始,一旦完成任务就休息,记得标记完成日期,给自己成就感,看到一夜单词上写了十几个日期。单词记完第一遍就可以写阅读真题了。没错就是这样,什么语法基础什么鬼的都不管,单词加阅读,一遍一遍刷其他都不管。阅读掐着时间做,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写完,最多再加十分钟,如果到了八十分钟,那考试时间就不是很充裕了。最开始肯定是很惨烈的,当时我只对六个,(手动笑脸),每次写完以后,当时就改,改完粗略看看错的就好,详细分析是第二天的事情。接下来说下真题阅读,阅读只做真题的就可以,留最近两年的真题最后做模拟,一篇阅读,先自己做一遍,把不会的单词自己查出来,写在纸上,然后全文笔译,之后根据笔译的内容再做题,对比两次的答案,最后对答案,根据自己的翻译内容找为什么答案不一样。或者对是为什么对,错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样大概笔译上十多篇,翻译和阅读都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物质的结构、性质、加工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如晶体结构、相变理论、力学性能等。对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了解晶体结构中的晶格参数、布拉格定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都是必须牢牢掌握的。
熟悉并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它们各自的强度、塑性、韧性、耐腐蚀性等特点需有清晰的认知。例如,金属材料的塑性和导电性,陶瓷的硬度和脆性,高分子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这些都是材料选的重要依据。
再者,材料的加工工艺也是考试的重点。从铸造、锻造、焊接到热处理、表面处理等,每种加工方式都会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产生深远影响。理解这些过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理解和运用材料科学的关键。
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容忽视。凭实验室操作,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变化,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金相显微镜下的组织观察,硬度测试,拉伸试验等,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
持续的练习和复习是提升成绩的有效途径。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帮助熟悉考试格式,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知识体系化,有助于长期记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发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比如,研究航天器使用的特殊材料,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激发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