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大数据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大数据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北京大学大数据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完成《形策》的学习后,距离《肖八》发布大约还有一周的时间,我选择重做了近幾年来的客观题真题,因为此前我一直专注于选择题的模拟训练,现在通过实战来熟悉真题的风格并调整答题感觉是必要的。此外,从11月下旬开始,我便着手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观题练习,自己先整理知识点,然后对照答案进行校对。
考研数学方面:
我第一遍真题用的李永乐和王式安的真题解析书籍版的,按照章节做,同时把每一章出现的真题类型都总结一下,里面的真题包括01年之后的这些都要做。然后进行做第二遍真题,这次用的事李永乐王式安的真题解析试卷版的,按照年份做,这是按照考试时间,模拟考场来做。同时又从头开始做书本样式的真题。总体来说就把真题做了三遍,然后就离考试不远了,最后期间就看自己总结的真题类型和解法。我想告诉大家是要好好重视真题的作用,一定要把近十年的真题搞明白,要达到无论看到哪年真题都能知道考察的知识点并且能顺利做出来,你的数学成绩肯定不会差。强化阶段最迟拖到9月中旬,但能不拖就不要拖了,直接开学就进入数学的冲刺吧。
考研英语方面:
整个复习过程我都是分块复习的,先复习阅读,然后新题型,然后完型,最后是作文。但一直没有完整的做过套卷,虽然每一部分能把握好时间,但考试当天完整的做下来时间就不够了,完型没有时间做,题都没看,全部是瞎蒙的,大家一定吸取教训,不要无故失分。最后客观题扣了一分,还有18分来自翻译和写作。个人认为写作占了绝大一部分,完型和翻译倒不用刻意准备,历年阅读文章需要研究。我的方法是,每天一篇,首先计时做完题目。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我并没有写下来(觉得太浪费时间),就不会的句子在书中结合解析做出标注,不懂的单词也不要落下。如此研读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最后才是题目,错项和正确项都要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于写作,遥想那些个清晨,朗朗书声在教学楼顶盈盈绕绕,三日不绝……其实我对写作已经比较重视了,奈何没有学好方法论,背过的文章就好比解放西的美女,只是当时觉得很美,到了考场一个都没有想起。至于练字,我也试过,也有模有样,只是考场时间紧张,原形毕露。如果要练,一定要提高速度,让它成为你的日常!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科学基础”涵盖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数学等多个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统计学部分,理解和应用假设检验、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基本概念和方法是基础,贝叶斯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则是进阶内容。我建议使用《统计学习方法》或《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R或Python的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计算机科学方面,掌握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等)和算法(排序、查找等)是必备技能。编程语言的学习也是必要的,Python因其易读性和丰富的数据分析库,如Pandas和NumPy,成为了首选。我推荐LeetCode网站进行算法训练,凭实际编写代码来提升能力。
数学部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最核心的部分。线性代数中的矩阵运算、特征值、特征向量等概念对理解机器学习模型至关重要;概率论则为理解和建立随机模型提供了基础。《线性代数及其应用》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都是很好的教材。
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做笔记,整理关键知识点,定期回顾,这是保持记忆鲜活的关键。我积极参加在线论坛的讨论,如Coursera、Stack Overflow等,这些问题解答平台对我深入理解概念帮助很大。
项目实践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最佳方式。尝试参与数据分析竞赛,如Kaggle,或者自己找数据集进行实战练习,这不仅提升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也能你更好地理解数据科学的实际应用。
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和GitHub上的开源项目,这些都是自我提升的好途径。数据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真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