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环境学院环境科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暨南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政治复习可以完全依照肖爷爷的指导来进行。从9月起开始复习,首先购入红宝书和肖秀荣教授的1000题,每一章节学习后立即做对应习题,每天分配大约2小时给政治。等到风中劲草出版,我会转而主要阅读这本书(前提是已通读过红宝书),同时配以1000题的二刷和三刷。接着是等待肖秀荣的八套卷面世,只做选择题部分。完成八套卷后,可做肖秀荣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对于那些不太关注政治动态的人来说,推荐购买肖爷爷关于形势政策和时事热点的小册子。到了12月,务必购买肖爷爷的四套卷,不用犹豫,所有大题都要背熟,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天。所用教材包括:肖秀荣全书、1000题、肖爷爷的时事热点手册、风中劲草资料以及蒋中挺的小册子。此外,还可以尝试肖8、肖4以及蒋5等各类模拟试卷。
考研数学方面:
坦率地说,数学考试结束后,我内心非常不确定,因为平日练习时常常会犯计算错误,幸运的是在考试中这种情况并未频繁发生。我的数学复习遵循常规路径,详细阅读了教科书,完成了课后习题,这个过程耗时颇长,大约花费了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虽然我有理科背景,但毕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学科,所以整个复习过程异常艰辛。关键在于我对各个知识点的自我总结和梳理。由于时间紧迫,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错题集,因此我在每个章节学习完毕后,都会立即整理出易错的部分。接下来是挑战李永乐的大白本,这个阶段更为困难。我个人觉得大白本的难度比真实试题更上一层,它要求对知识点的应用更为灵活且复杂。然而,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经过这段历程,我的数学复习已接近尾声。如果时间允许,大白本应该再过一轮,但由于我时间紧迫,完成一次后便转入了冲刺阶段。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全套试题的模拟练习上。首先是历年真题反复做了两遍,接着是李永乐的6+2和最后10套题同样做了两次。在最后阶段,我又重温了一遍历年真题。在考试前的半个月,我大致保持着每天一套题的节奏,以维持解题的感觉。说实话,考研数学本身并不算太难,最大的挑战是避免计算错误以及在考场上的紧张情绪。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的核心无非是两部分:记忆词汇和精做阅读,尤其是历年真题。我选择了何凯文那本精简的词汇书,每天固定学习一个单元,早晚各浏览一次,无需死记硬背,重在持续接触。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考前一天,这是我做得最有效的一件事。其次,阅读理解同样重要,直到十一月之前,你可以忽略其他英语学习,专心做这两点。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和反复操练。
初期,我在背单词的同时进行阅读练习,选择了1990年至2004年的真题阅读。每篇文章和每个句子我都力求彻底理解,第一天完成,第二天再回顾一遍,目的是巩固记忆,而非追求短期效果。此外,每日我会额外做两篇张剑的模拟阅读,共约150篇,这些主要用于保持阅读速度和感觉,不必过于深入研究。
从暑期开始,我转而专注于2004年至20年的真题,按部就班每天一至两篇,并进行多次复盘,寻找错误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差异,这个过程需要实践来体会,我后来发现这样做确实有成效,今年我的考研英语阅读部分全对。当然,适量的模拟题仍是必需的,我个人推荐张剑的150篇阅读(分基础和提高两部分),我只完成了提高部分,效果不错。到了十二月,可以尝试一些英语模拟试卷,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计算时间进行自我检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环境的定义、环境保护的意义、环保法规的基础知识等。这些内容通常会出现选题或者简答题中,需对它们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准确表述。
把握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其影响是考试的重点。比如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不仅要知道它们是什么,还要了解其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这部分内容可能涉及到案例分析,需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
再者,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也非常重要。例如,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估等。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需凭做题和实践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采用“阅读-笔记-复习”的三步法。先通读教材,标记出重要知识点;整理笔记,将复杂的内容简化,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定期回顾,尤其是对那些容易混淆或忘记的部分,要多加练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模拟考试也很有益。凭与同学的交流,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模拟考试则你熟悉考试节奏,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
关注最新的环保政策和科研进展也是必要的。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也可能成为论述题的切入点。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我清晰地看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我也会定期做一些相关的习题,以此检验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