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的,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刚开始看的是精讲精练,后来出了红宝书,就看红宝书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当时背书背的闲麻烦,又因为自己做过思维导图,然后就开始了把肖1000题上的题目变成思维导图之旅。从大约10月份,一直做到了考试前夕,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光打字就打的手疼。早知道就不做了。当然,效果还是可以的。用导图搞定选择题之后,考试前2,3周,就开始背大题,背肖4。大家背的时候不要全背,就背背大概就行(1。。。2。。。3。。)。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一年前的三月起,我购入了几本权威教科书: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清华大学的线性代数教程,浙江大学的概率与统计,同时搭配相应的课后习题解答手册。我的学习策略是逐章阅读,边读边抄录关键概念和公式,还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来做课后题,遇到难题或者不理解的部分就记录在记概念的笔记本中,当然解题本和笔记本来回切换使用。这个阶段持续了约两个半月。随后,我开始了《660题》的练习,虽然没能全部完成,只做了所有选择题和一半填空题。这个阶段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因为错误率很高,但这是必经之路。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遗忘了很多知识,不过查阅之前的笔记就能迅速恢复记忆。六月初到月底,我暂停了考研复习,专心应对学校的期末考试。七月初回到家,我购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每天投入至少四个小时,关注概念解释和应用技巧,大约二十多天内完成了第一遍阅读——关键是深入理解和做题,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旁边做标记。八月十五日回到学校,那时我还在进行第二次高等数学的复习,而这次复习线性代数时则侧重于现代讲义的内容。在阅读课本时总结出的规律性知识可以标注在对应线代讲义的空白处,这样日后查阅更便捷。此时,由于之前课本和课后题的扎实基础,阅读全书并不吃力,尽管知识点众多,全书仍需通读。之后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并强化自己的弱点,全书中的题目也只需做标记过的部分(即错题或难题)。十月初,我开始做2002年以来的数学真题,这时老师讲解的系统方法开始体现效果,做真题的成绩从未低于110分,通常我上午做题,下午核对答案。十一月初,我开始做400题,每日一整套,同样上午做,下午对答案,这个阶段更能暴露我的薄弱点。十天之内我就完成了,得益于之前的真题训练,这个过程非常高效,对于思路清晰的题目只需看答案思路,大题尽量亲自计算。至此,在课本、全书、660题和400题的积累下,我已经具备了较快的解题速度,当然保证准确性至关重要。接下来的二十天,我对《660题》上的错题进行了整理,大概用了十几页双栏A4纸。这个过程依然繁琐,主要是整理思路和反复记忆知识点,最后阶段只需要回顾这些错题。最后两天,我做了近几年的真题,感觉很简单,估计得分能在145分以上。然而这并非最终考试结果,因此还需保持冷静。真正进入考场时,你会发现考试中的解题感受和平时完全不同,速度会大幅下降,所以在平时就必须提高解题速度,归根结底就是要牢固掌握知识。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的翻译基础不好,暑假开始我就坚持每天一句。给自己每道题限时三分钟,无论多难都要让自己写出中文译文,哪怕自己都读不下去,然后配合讲解或者是拆分与组合一书,进行修改,学习一些翻译技巧。个人感觉翻译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反复的练习和修改中不断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软件生命周期是这个科目的基础。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维护,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工具,需深入理解其工作流程和相互间的联系。特别是在需求分析阶段,明确用户需求的能力至关重要,因这是整个软件开发的起点。对设计阶段,理解和应用各种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等,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软件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知识也不能忽视。了解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资源分配,以及如何使用工具如Gantt图进行进度跟踪,这些都是实际工作中必备的技能。质量管理,包括缺陷管理和质量保证,也是考察的重点。
再者,编程语言的基础和算法能力是软件工程的实践部分。虽然不一定会直接考察编程,但对至少一种高级语言(如Java、C++或Python)的理解和熟练运用,以及对基本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掌握,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结合实践。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凭编写代码来加深理解。尝试自己动手做小项目,或者解决一些编程题目,这样既能提高编程能力,也能你在实践中理解软件工程的各个阶段。
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很关键。这不仅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虽然在考试中可能不会直接出现,但在软件工程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都极其重要。有机会的话,积极参与小组项目,提升这些软技能同样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