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个文学背景的学生,我对政治科目稍微有些优势。我个人认为参加政治补习班挺有帮助的,因为老师能帮你整理关键知识点,这样你看书时就能更有针对性。我自己是从九月底开始认真复习政治,那时候我先把辅导班提供的讲义上的重要部分背诵了一遍,同时结合练习题来做。我的学习方法是完成一门课程后再做相应的练习,例如学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再做这部分的题目,而不是每读一章就做一章的题。那些都是辅导班老师提供的历年真题,题量大得惊人,我当时感到相当头疼!《风中劲草》这本书确实不错,尽管我只是看了大约一遍半。到最后冲刺阶段,我就疯狂地背诵肖秀荣的四套卷,反反复复背了三遍。补充一点,我觉得政治辅导书籍不必买太多,很多人会购买任汝芬系列、肖秀荣全集以及20天20题,但往往看不完,其实这些资料的内容大多相似。总结来说,政治复习就是一个字——背!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推荐《高分指南》,各种类型题目比较全,解题技巧也比较多,题目可能有少量偏难的,不过不影响复习。《数学分册》的话过于简单,如果不是数学基础特别差的,不建议去看。数学本来就是技巧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方法比题海战术更重要,更体现了解题技巧的重要性。基本上做完《高分指南》和《历年真题详解》这两本书,对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找些题练手和巩固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我数学后面又做了陈剑的《考前冲刺》跟人大版的《数学精选500题》,效果一般,纯粹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手感。建议还是以前两本书为主,所有的例题尽量先做再看解答,至于真题的重要性更不用多说了,懂的都懂。最终数学应该是错了一题,还是因为自己看错了题目做错的,所以各位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尤其是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千万不要贪快,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暑假结束后启动了阅读训练,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所有篇目,以及05年至17年间的阅读题目三遍。初次接触时,我每天专注一篇,第一次限时完成,随后进行深度研读,主要精力放在翻译句子和解析句型结构上,最终详细剖析每个选项。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我的进度明显加快。至于写作,一个关键点是要有清晰的字迹,这是我个人的一大挑战,因此在考试前的一个月里,我特意每天都抽出半小时来练字。平日的默写也应强化这方面,保持整洁有序,因为阅卷时间有限,潦草的字迹可能会导致分数被扣除,而整齐的书写至少能让老师留下良好印象。同时,无论是默写还是独立创作的文章,都需要通过反复操练来避免基础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固体物理涉及众多的概念,如能带结构、晶格振动、费米面、量子霍尔效应等。这些概念既是理论框架的基础,也是实际应用的起点。我在学习过程中,凭阅读教科书和相关文献,反复理解并对比这些概念,确保自己对其有清晰的认识。
深入理解能带理论。这是固体物理的核心部分,它解释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区别。我建议使用图形化的方式去理解能带图,这有助于直观地看出电子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布,从理解其电学性质。
再者,晶体动力学不容忽视。晶格振动对固体的热力学性质和光学性质有直接影响。理解布里渊区的概念和长波近似,帮助计算声子模式和理解热容等问题。
对量子霍尔效应,这是一个复杂的但非常重要的现象,它涉及到量子力学、统计物理和电磁场等多个领域。我凭做大量的习题来熟悉这个过程,查阅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其最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这样提高我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理解。
实验和计算技能同样重要。固体物理的很多原理需凭实验验证,例如光谱分析、电阻测量等。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能带结构计算、输运性质模拟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实验室的项目,提升自有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