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北师大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西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首先,着手选择题部分,推荐使用肖秀荣的1000题及近十年考研真题。初期,先专心做一遍肖秀荣的1000题,不查阅书籍,以此检验自己对政治的实际理解程度。之后再对照答案,通过题目来掌握关键知识点。对于不解之处,可参考他的考点精讲。我倾向于完成一部分内容后再核对答案,避免断章取义,因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其他理论,都有完整的框架体系。逐点学习可能会导致片面理解,效率低下。不要过于纠结错误数量,关键是结合知识点提升选择题技能。若感到困难,可以重做1000题,并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积累解答分析题的要点,许多选择题的素材也可用于大题的论述。待1000题完成后,再开始实战演练真题,因为真题最贴近考研实际。起初的基础并不重要,真题的价值在于了解你的知识盲区以及错误选项的陷阱,老师们会巧妙设计这些问题。持续练习后,你会对某些关键词产生直觉,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能凭直觉选出正确选项。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数学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难的,我感觉今年的数学难度主要体现在计算量大(计算能力很重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和部分题目类型较偏(考到平时不主要关注的知识点)。大家根据近几年考试题型,自己规划一下复习计划。想要提高数学能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是:多做题、多计算、多总结。李永乐的复习全书,相对来说涵盖的知识点要比张宇18+9+9讲少一些,但是也都是考研重点,如果不想在数学上花太长时间或者感觉时间不太够,可以用复习全书。而张宇的18+9+9讲讲的更加具体,解题方法也比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全,但是要记的方法太多了,不一定可以用到很多。我当时综合了一下,看的复习全书,做的张宇的1000题,张宇18+9+9也略看了一点。但是重要的还是真题,一定要做。什么时候开始真题训练(当作考试一样,3个小时的时间),以及后面的宇8、宇4、宇1,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真题的价值,相信我不必赘述,我想分享一下其他的准备步骤。在完成真题后,我接着挑战了张剑的150篇(提升版),每天坚持阅读四篇文章,并在次日深入剖析。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锻炼自己面对新奇文章时的理解力,减少那种面对未知内容的不安感。由于真题已反复练习,再次接触时,大部分答案和内容都已经铭记于心。唯有每日保持稳定的阅读训练,才能确保在考场遭遇全新的文章时,仍能迅速平复心情,专注解答。这个习惯从十月份开始实施会比较适宜。我个人推荐使用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查阅历年优秀范文,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并不遥不可及,基本都是常见词汇搭配一些亮点句式。浏览各个主题的高分作文,挑选出可以借鉴的精彩句型,务必熟记于心。对于每个话题,选择一篇你觉得最契合自己风格的文章去背诵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综合这门科目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有全面的理解。比如,自然地理中的气候类型、地质构造,人文地理中的人口迁移、文化扩散等,这些都是基础考点,必须牢牢掌握。
理解并能运用地理系统的分析方法是关键。例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原理等,这些都是地理学的核心思维方式。在解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时,能够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深入剖析,会使答案更具深度和广度。
再者,关注时事热点是提升分数的有效手段。人文地理学紧密联系实际,如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问题等都是常考话题。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社会现象,从地理角度进行解读,展示知识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知识框架至关重要。将各学科的知识点梳理成逻辑清晰的框架图,帮助记忆并形成系统性的理解。定期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讨论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找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问题,或者参加学习小组,互相答疑解惑,共同进步。
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这对长时间的复习同样重要。考研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意志力的较量。